在這個時代養小孩,真的需要謙虛,不要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的小孩很聰明,因為呀,很多父母都自以為養了個天才,誰知,伸手一撈,就一大把了!
去年,馬國出現了一位「兩歲神童」!我在網上讀到這標題時驚為天人。一個兩歲多的小孩,懂得好些記者認為艱難的英文字,而且又熱中閱讀。更了不起的是,這個小孩在十一個月大時,就會說單字了。
後來,外子的印度同事得意的說,他的兩歲兒子能認得全部的英文字母。把兒子帶回印度老家秀一秀,立即獲得掌聲如雷。哇!從來沒見過這麼聰明的小孩,真是天才啊!
最近,赫然發現:新加坡的神童也與日俱增。報章捧紅了一個六歲的數學神童。其他的父母(包括早前已上報的)也忙著報告自己的孩子「超越同齡兒童的智慧」,認為應獲得教育部特別恩准跳級。幸好這位數學神童的父母,拒絕向媒體露神童的IQ分數,不然可能又來一回IQ分數大戰。
吾家是不是也養了個天才兒童呢?沒想過!但是曾經一度我也沾沾自喜的以為我的寶貝「很聰明」。有何證據?我的小孩也是自十一個月始就能清晰說單字,而且會自我奮發爬著往書叢去,拿起書本就自己閱讀。兩歲時她的最愛是唐詩,書不離手。她能在聽CD播放的五分鐘內背熟一首唐詩,成就可舉吧?
我如此為寶貝的表現欣慰不出一年,過後我再也不敢往自己臉上貼金了。因為我發覺,這年代的神童越來越多了。就算不是天才,自認為自己孩子的智慧「超越同齡兒童」的父母不計其數。既然天才兒童「不勝枚舉」,我憑什麼自豪呢?
我開始自我醒覺,其實我做得不盡完善,育兒的漫漫長途中可曾剝奪了孩子的純真童年?我開始緩慢了步伐,不強迫女兒學習。當她選擇「今天不要刻苦學習」時,我們就做別的事,最受歡迎的就是遊戲,反正我教育的目的不是培養神童。我選擇了讓孩子享有無憂無慮、盡情玩樂的童年。她五歲多了,什麼輔助課都沒上。只是每一天快樂的去學校大玩特玩。
幸好呀,吾家沒有養了個神童,但卻有一個很活潑、很快樂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