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TPP執行委員會下月登場,將討論新入會案,今年被視為台灣能否如願加入的關鍵年。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執行委員會,將於11月27、28日在輪值主席國加拿大登場,今年被視為台灣入會關鍵年,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並預為沙盤推演。經貿辦指出,已透過各種管道持續爭取,但仍須視全體成員討論結果,非操之在我,呼籲別有政治考量。
CPTPP過去以英國入會案為優先,在英國成功叩關後,今年勢必要處理其他申請案,目前共有中國大陸、台灣、厄瓜多、哥斯大黎加、烏拉圭、烏克蘭、印尼等7國先後申請加入。據成員國訂下的「奧克蘭原則」,須符合高標準、落實貿易規範承諾的實績,並取得所有會員共識,才能成立工作小組。
學者認為,台灣要加入的難度較高,尤其美國大選結果恐衝擊區域經貿整合,「台灣跳不過背後的政治因素」。
錯失今年 未來2年挑戰更大
今年被視為台灣入會關鍵年,普遍認為,明、後年的輪值主席國為中國大陸有影響力的澳洲、越南,一旦台灣再錯過成立工作小組的機會,未來兩年挑戰更大;經貿辦近期預為沙盤推演,盡所能爭取會員國支持。
經貿辦透露,目前CPTPP成員對我國符合協定高標準、遵循貿易承諾並無意見,但請我國加強與各成員溝通,以利取得全體支持;除了透過外館接洽,立委透過國會外交、各產業協會及學界代表強化與成員交流,都有利爭取成員對我申請案正面共識。
一名涉外人士認為,儘管當年輪值主席國或多或少扮演相當的角色,最終台灣入會與否仍要靠各成員國共識決,「不會真的因為哪個主席國特別有機會,或特別沒機會」。
學者建議 RCEP雙軌並行
學者認為,加入CPTPP是朝野少數的共識,在英國今年加入後,排隊的7個申請國家中,台灣的經貿制度完整性是最接近CPTPP標準,而台灣政府應該要宣示已經做好經貿自由化,與大陸在CPTPP架構下洽談自由貿易協定的準備。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左正東分析,加入CPTPP有其重要性,但相較之下,台灣許多傳產得面對大陸、東協國家競爭,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RCEP)對我國幫助更大,建議我國政府雙軌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