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獲獎原因:表揚蛋白質研究助拆解複雜結構
圖/取自Google DeepMind、華盛頓大學
資料來源/諾貝爾官網
製表/人間福報編輯部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瑞典皇家科學院9日宣布,美國生物化學教授貝克、英國Google DeepMind的電腦科學家哈薩比斯及該公司的美國科學家瓊珀,分別以計算蛋白質設計與蛋白質結構研究,拿下本屆化學獎殊榮。貝克獨取1100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3414萬元)獎金的一半,另外兩人平分一半獎金。
結構變可預測 有益全人類
諾貝爾委員會指出,貝克於2023年設計一種新的蛋白質,自此其研究團隊生產系列蛋白質產品,可用於藥品、疫苗、奈米材料及微小感測器之上。瓊珀與哈薩比斯則在2020年創造1款人工智慧模型,能預測已識別的近2億種蛋白質之結構。
瑞典皇家科學院讚揚,貝克完成幾乎不可能成真的建立全新種類的蛋白質,哈薩比斯與瓊珀發展的AI模型解決50年難題,預測蛋白質的複雜結構,指3人的發現蘊藏巨大潛力。委員會稱沒有蛋白質,生命就無法存在,如今人類可預測蛋白質結構並自己設計蛋白質,對人類大有裨益。
貝克現為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教授,哈薩比斯則是DeepMind執行長,DeepMind是Google的AI研究分公司,瓊珀也是該公司資深科學家。
路透報導,作為Google DeepMind的核心成員,瓊珀與哈薩比斯共同發明了革命性的預測蛋白質三維結構技術(Alpha Fold)。貝克則創建了同樣具備高精確度的AI預測工具RoseTTAFold,這些技術使得蛋白質三維結構的預測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準確度,並對生物醫學研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瓊珀和哈薩比斯 去年獲突破獎
值得一提的是,瓊珀和哈薩比斯此前憑藉Alpha Fold獲得了2023年生命科學突破獎,再度證明了他們在科學界的重要地位。
貝克在電訪中表示,「我非常興奮所設計的蛋白質能讓世界的健康、醫學及外部科技變得更好」。
2023年諾貝爾化學獎由美國科學家巴汶帝、布魯斯、艾吉莫夫3人共享殊榮,他們因為「量子點的發現與合成」獲得表彰。
據諾貝爾官網,自1901年至2023年,化學獎共授獎115次,得獎人共194人;其中,英國學者桑格與美國學者夏普里斯為兩度獲獎,故實際獲獎人數為19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