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錄盛
夕陽西斜,剛走進黃昏市場,就聞到一陣焦香味,尋香味前行,見一攤位擺了一堆堆烤好的地瓜,二條一堆,一堆五十元,旁邊還有個烤爐。若在家鄉,要吃烤地瓜,必親自築窯焢薯。退休那年冬初,百公里外的故鄉連日陽光燦爛,田裡的泥土不會太溼,於是帶妻小回故鄉焢窯。
那天,祖孫三代總動員,分工合作,備妥地瓜、工具和柴火,大隊人馬到滿是紅白相間紫雲英田裡。選好乾燥區域,再挖取、修整大小土塊,測風向,決定窯門位置與方向,築窯門,堆土塊造窯體,起火、燒柴,將土塊燒紅、去餘燼,封窯門、破窯頂,把頂端土塊向下打碎,投入地瓜,將其餘燒紅之土打碎,覆於地瓜上,外層披以溼土,約兩小時就大功告成。
開窯前,小孩在田裡追蝶摘花,年輕人騎單車悠遊田野風光,大人坐田埂上話家常,各得其樂。開窯時刻到,爺爺一聲令下,眾人迅速圍聚窯旁。窯一開,濃濃焦土味四處飄散,炙熱之氣不斷上揚,挖瓜員戴布手套、拿小圓鍬,小心翼翼地逐層撥土找瓜。
第一條烤地瓜出土,立刻引來如雷歡叫聲,挖瓜員全神貫注地一挖再挖,就怕有漏網之瓜,確定全數挖到後,再用水將餘燼澆熄,最後把烤地瓜裝箱。一行人魚貫沿狹長田埂,越過小圳溝,將整箱烤地瓜及工具帶回家。
到家,見者有份。拿起熱騰騰、外皮焦黑又燙手的烤地瓜,心也暖呼呼,成就感十足。撥開地瓜,焦香、鮮甜之氣撲鼻,連隔壁家小孩都聞香而來。金黃地瓜肉,耀眼討喜,想多看幾眼,雖垂涎欲滴,也捨不得馬上吃。大人或蹲或站或坐於各角落,慢慢品嘗烤地瓜,臉上盡是滿足。小孩吃得意猶未盡,吃完,紛紛伸出舌頭舔幾圈雙唇,將殘留的地瓜沫嚥下,大叫「再給我一條烤地瓜」﹗
農村生活趣事多,唯有共努力、同分享的「焢窯烤地瓜」最受家人喜愛,是三代的共同記憶。烤地瓜香是鄉間冬天最美的味道,稱之為金黃色的誘惑。已多年沒焢窯,再焢窯時,會出現我、兒子和孫子排排站吃烤地瓜的景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