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微電影 鏡頭演繹人間真善美

記者羅智華、人間社記者童于庭綜合報導 |2024.09.10
590觀看次
字級
《因努蘇克─回家的路》以格陵蘭島冬天西海岸為場景,敘述攀岩者在征途過程的內在思考,也剖析生命意義與人生歸屬感,獲評審高度肯定。圖/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提供
心保和尚(右3)和導演團體們接心,說明媒體的使命共創和平和諧的世界。 圖/人間社記者林家禾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副總會長劉長樂(左)頒發2024三好微電影國際創作競賽首獎,給予波蘭籍導演Marcin Tomaszewski(右)。 圖/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提供

【記者羅智華、人間社記者童于庭綜合報導】有「世界微電影奧斯卡」美譽的「三好微電影國際創作競賽」,今年邁入第6屆,以「有,沒有 │ Let's go places!」為主題,鼓勵創作者從「無」孕育「有」的無限可能,共收到3013件作品,來自巴西、羅馬尼亞、巴基斯坦、伊朗、波蘭、法國、加拿大等115個國家地區創作者,聚焦社會關懷議題。國際佛光會2024年世界理事會議暨三好微電影頒獎典禮6日於佛光山法水寺舉行,波蘭導演Marcin Tomaszewski以紀錄片《INUSSUK-The way home (因努蘇克──回家的路)》奪首獎,抱走1萬美金獎金(約新台幣32萬元)。

今年12組入圍導演及評審王耿瑜一行25人,前往日本參與6日的頒獎典禮,在2000位佛光人見證下,頒發各項獎項。主辦單位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表示,為響應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提倡三好運動初心,發起微電影甄選比賽,鼓勵創作者以短片呈現生命善美故事,發揚愛與和平真諦。自2019年創辦迄今,6屆累計9268件作品,彰顯三好微電影在國際影壇帶來的影響力。

媒體力量 無遠弗屆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心保和尚表示,媒體的傳播力量無遠弗屆,透過創作影片,導演們的努力讓世界變得更加和平。巴西籍創作者關雅冉在與心保和尚接心後,深受啟發,認為這樣的信念是他的使命。

競賽引發全球參賽熱潮,評審團陣容亦十分堅強,今年邀請資深影展策展人王耿瑜、金雞國際影展藝術總監方美寶、前台灣藝術大學傳播學院院長朱全斌,以及導演與編劇靳家驊等專家學者,讓賽事更具專業度。

首獎作品《因努蘇克──回家的路》,15分鐘的影片以格陵蘭島冬天西海岸為場景,敘述2位攀岩者的故事,影片並沒有特別呈現攀岩技術,反而著重於描述人物的內在與思考,展現大自然的壯麗景觀,也深入剖析生命意義與人生歸屬感,獲評審一致肯定。

關懷社會 傳遞希望

獲劇情片第2名的作品《Cranberry Chorus(蔓越莓合唱團)》,巴西籍導演關雅冉(Lina Li)的鏡頭,讓觀者看見美國蔓越莓小鎮、聾啞孩子組成合唱團的真實故事,以真摯的情感打動你我的心。

劇情片第3名作品《The Gold Teeth(金牙)》,感人劇情反映阿富汗難民的艱困處境,如同評審靳家驊所言,本片恍如透過牙醫手術刀,將家人的情感、文化的傳遞與國族的苦難層層剝解,透過金牙落在鐵盤上的聲音,提醒世間的戰爭與苦難。

其他得獎作品還包括:榮獲動畫片第2名的澳洲導演Radheya Jang Jegathev作品《Bird Drone(鳥 無人機)》、獲紀錄片第2名的羅馬尼亞導演Eduard Nistru作品《Rubi & Aram(露碧和阿拉姆)》、獲綠色公益第2名的巴基斯坦導演Imran Sajid作品《Reminiscing the Brittle(凝視.消逝)》等,展現三好微電影的藝術美感、人文思考與社會關懷。

主辦單位也宣布明年第7屆三好微電影國際創作競賽,將以「 轉念間 │ Change within a Thought」為主題,探討天堂與地獄在於一念之間,若懂得轉念,必會有轉機的人生哲理,即日起開放徵件。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