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紀念公園揭碑 2千人齊聚法水寺見證

人間社記者知持、李生鳳群馬報導 |2024.09.09
632觀看次
字級
「星雲大師紀念公園」揭碑儀式9月7日於日本佛光山法水寺隆重舉行,全球2000位佛光人及眾多海內外貴賓共襄盛舉。 圖/人間社記者林家禾
「星雲大師紀念公園」揭碑儀式,心保和尚(右13)與台北駐日副代表周學佑(右14)等貴賓合影。圖/人間社記者タケヒロ

【人間社記者知持、李生鳳群馬報導】「星雲大師紀念公園」揭碑儀式七日於日本佛光山法水寺隆重舉行,公園的設立是為紀念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為佛教的卓越貢獻,致敬大師人間佛教理念,期三好、四給精神永遠流傳。星雲大師紀念雕像就矗立在生機盎然的牡丹園中,周圍環繞展示大師生平及教義的碑文。和諧與寧靜的氛圍,與周圍群山融為一體,能使身心徜徉於大師雋永智慧的法海中。

適逢國際佛光會二○二四年第七屆第六次世界理事會議,七日的揭碑儀式,齊聚全球四十五個國家地區、一百個協會、兩千位佛光人,及眾多海內外貴賓共襄盛舉。揭碑儀式在南非天龍隊擊鼓、法師和眾人的虔誠祝禱中展開。

實踐行佛  緬懷星雲大師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心保和尚表示,星雲大師紀念公園的啟用意義深遠,佛光山是由大師所創建,此時大家是以恭敬虔誠之心參與揭碑。大師曾說,如果心中有人間佛教,時時奉行人間佛教,就是對他最好的懷念。期勉將人間佛教理念落實在生活中,進而弘揚全球五大洲。除此之外,還要實踐行佛,心中有慈悲、智慧、平等,相信這都是大師衷心期盼大家能做到的。

渋川市副市長伊勢久美子致詞提到,法水寺二○一八年落成至今,期間雖受疫情影響,但做為日本、台灣和渋川市的文化交流據點,仍吸引許多人到此,表達對星雲大師的高度讚揚,及對當地社會和文化的深遠影響。經過風鈴長廊,寺內種植梅花、櫻花、繡球花和牡丹等許多種類的花卉,希望藉此能讓更多人來到日本及渋川市。

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表示,現在全世界都有佛光山的道場、佛光會,大師倡導人間佛教,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得到佛法的滋潤。大師的離去讓人非常不捨,今天看到星雲大師的雕像,覺得大師就在這裡,從未離去。大師一生一心為眾生,給大家的是充滿法喜、廣結善緣的佛法,使社會家庭更加祥和溫暖。期勉大家了解大師推廣的菩薩道、人間佛教,所有佛光會員更要好好的用心體會。

台北駐日經濟文化代表處副代表周學佑表示,人間佛教以慈悲為懷,以溫暖智慧帶給社會光明。能在日本見到大師莊嚴的法像,更是給人無限希望。

博鰲亞洲論壇創始人蔣曉松表示,他和星雲大師有三十多年的情誼,他在博鰲建立博鰲禪寺,供奉的玉佛是大師所贈。每當見到玉佛就會想到大師,想到他生前的教導,每思及至此,就更感深切。

風鈴長廊  庭園充滿禪意

日本佛光山總住持滿潤法師特別說明,法水寺是星雲大師於二○一八年建立的佛光山日本總本山,自創建以來,接引十方,促進中日佛教友好交流。為緬懷大師對世界人類的偉大貢獻,特建立紀念公園。園內設有風鈴長廊,以六和雅音祈求世界各地風調雨順。種植梅花、櫻花、牡丹、繡球花、荷花等四季百花,五彩繽紛,讓這個充滿禪意的庭園成為怡情養性之處,展現大師給人歡喜方便的「四給」精神。

與會嘉賓紛紛表示,相信「星雲大師紀念公園」將成為弘揚佛教文化的重要據點,吸引更多當地民眾前來禮拜,進一步促進國際友好交流。出席貴賓有加拿大國會議員Leah Taylor Roy、群馬縣議員星野寬、星名建市,以及淨土真宗東本願寺派本山東本願寺執務長羽部大仁、大阪佛光山寺信徒代表池平美香等出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