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主計總處昨日發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36%,雖較7月2.53%略收斂,但仍為連續第4個月超出2%通膨警戒線。不過,8月核心物價1.8%,近7個月最低。主計總處專門委員曹志弘昨坦言,國內物價後續觀察重點在「服務類價格變化」,特別是房租、外食。
8月通膨率未如原先預期持續攀升,但具僵固性的服務類物價仍未明顯收斂,年增2.41%,主計總處表示,整體物價壓力趨緩,9月通膨率會再縮小。
8月房租漲2.45%,雖未創高,不過,曹志弘表示,房租漲勢仍偏高,需密切關注。近10年房租平均漲幅為1.1%,2022年7月起,年增率便突破2%,漲幅居高情勢一直延續至今,今年6月擴大至2.59%。他提到,雖8月房租年增率回落,但不足以判斷是否會逐步收斂及持續走低,得再拉長觀察時間。
外食費方面,8月年增2.9%。曹志弘指出,今年多在略低於3%附近波動,觀察季資料變化,漲勢逐季縮小,但與近10年長期平均漲幅2.5%相比,依舊偏高,須關注最低工資調漲後,是否影響外食費。
外食、醫療費 仍有通膨壓力
曹志弘認為,8月CPI年增2.36%,漲勢不僅未較原先預估擴大甚至還縮小,主因蔬菜復耕速度快,加上氣候穩定,蔬果漲幅沒有想像中大。另核心CPI於2022年第4季的2.85%見高點,此後每季漲幅縮小,今年第2季跌破2%,目前世界各國通膨率多已回落至3%以下,預期台灣整體物價漲勢也會緩步縮小。
不過,曹志弘提到,像蔬果、外食費及醫療費用等「每月」至少購買一次者漲3.3%,民眾仍會感受到物價上漲壓力。
至於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的17項重要民生物資CPI,8月轉為年減0.06%,其中雞蛋、鮮奶、牙膏及衛生紙呈現下跌;雞蛋更跌幅達13.12%;豬肉則上漲2.43%,但漲幅較7月縮小。
主計總處並指出,8月進口物價若剔除匯率變動,以美元計價跌0.64%,為連續22個月走跌。因全球需求疲弱,包括植物、礦產品及運輸工具價格下跌,基本金屬及製品,機器、電機及電視影像等設備零件價格上漲,抵銷部分跌幅。
代表廠商生產成本的生產者指數8月年增1.44%,農產品、電力設備及配備、化學材料及其製品與藥品、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等上漲,加上4月起電價調漲,但燃氣基數較高,石油、煤製品、食品及飼品等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