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容法師(前排中)主講「人間佛教─法水長流五大洲」,帶領大家了解星雲大師將人間佛教弘傳五大洲的理念與實踐。圖/人間社記者莊佳穎
【人間社記者陳德啟大樹報導】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誕辰紀念日,全球佛光人齊聚佛光山緬懷大師,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二十五日主講「人間佛教──法水長流五大洲」,帶領大家了解將人間佛教弘傳五大洲的理念與實踐。
慈容法師領眾恭誦〈佛光星公祈願文〉,謹遵大師的囑咐,荷擔家業,傳承宗風。隨後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以提問方式,與慈容法師在一問一答中,追憶畢生奉獻佛教、弘法利生的一代宗師。
「師父說什麼就做什麼。」慈容法師表示,他堅持這個信念跟隨大師弘法七十餘載,他從普門寺到美國西來寺、從創辦佛光會到走遍世界五大洲。憶及大師弘法點滴、鼓勵青年閱讀,也因此讓他與大師結了一輩子師徒緣。
佛教走出去 落實本土化
「擔任佛光山普門寺住持時,如何弘揚人間佛教?」普門寺是全台首座大樓式佛教道場,也圓滿大師要建一所能普施方便的道場、供養十方大眾的心願,因此稱為普門寺。慈容法師表示,他學習大師帶動壽山寺、佛光山的方式,舉辦婦女法座會、青年教育、兒童班等,並帶領關懷長者,給人歡喜與快樂。
在西方國家如何落實佛教本土化?慈容法師強調,佛教要走出去,服務大眾、廣結善緣,淨化人心,行菩薩道。除了以英文梵唄度眾,也舉辦各項活動促進宗教交流,如「祈求世界和平」宗教聯誼法會。
談及大師為什麼成立佛光會?慈容法師表述,大師希望讓在家眾也有發揮力量的舞台,可以弘法佈教、講說上課,「佛光山與佛光會如鳥之雙翼」,透過組織運作、資源共享,弘法力量也隨之增強。
慈容法師口述《有容乃大──走進佛光、走向世界》一書,記錄大師的思想、言行,一生跟隨大師走向世界弘揚人間佛教的心路歷程,於教育、文化、慈善、修持、建築等方面均參與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