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文音樂劇 詮釋星雲大師一生

人間社記者孔彩玲印尼報導 |2024.08.06
298觀看次
字級
音樂劇中演繹星雲大師創辦青年歌詠隊,下鄉弘法佈教。圖/國際佛光會印尼蘇北協會提供
佛光青年與佛光之子傳唱〈星雲〉,搭配手語讓人熱淚盈眶。圖/國際佛光會印尼蘇北協會提供
國際佛光會印尼蘇北協會以印尼文音樂劇呈現星雲大師的一生,圖為全體人員合影。圖/國際佛光會印尼蘇北協會提供

【人間社記者孔彩玲印尼報導】為緬懷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國際佛光會印尼蘇北協會七月二十八日於Grand Mercure酒店大禮堂,舉辦「緬懷星雲大師人間音緣讚頌會」,吸引逾千人觀賞。此次讚頌會展現本土化,以印尼文演出,讓星雲大師的慈心悲願跨越語言,傳遞給十方大眾。

由國際佛光會印尼蘇北協會輔導法師宗如法師指導,協會幹部Willson、Julia、Jerry擔任總策畫和導演,從劇本、印尼文翻譯、電腦設計、演員選角、道具製作等,籌備歷時三個月。內容演繹大師十二歲時千金一諾,在中國大陸南京棲霞山禮宜興大覺寺志開上人出家;於宜蘭雷音寺成立念佛會、兒童班、青年歌詠隊;創建佛光山,致力「文化、教育、慈善、共修」,在二小時內帶領觀眾感受大師慈悲弘化精神。

每天看大師影片 學習佛門莊重威儀

這場極富內涵的音樂劇表演,集結一百三十五位佛光人演出,從兒童到青年、婦女與金剛,沒有一位是專業演員,但大家以三個月時間,卯足全力練習舞蹈、歌唱,可謂緬懷大師之情溢於言表。

扮演童年大師者為總策畫與導演Jerry的七歲兒子李明宏;飾演大師青年時期的黃聖傑,年僅十三歲,相貌莊嚴,身形高大,性格活潑的他,被身為導演的母親Julia要求,每天觀看大師的影片學習威儀。宗如法師也告訴黃聖傑,能扮演大師是最有福報之人,登台表演要能直下承擔,告訴自己就是年輕時期的大師。

扮演大師中老年時期的是黃聖傑的父親Willson,Julia則扮演大師的母親角色。一家三人為了這場演出發心茹素兩個月,黃聖傑在演出前剃頭現出家相、受持沙彌戒十天,每個人都是如此用心詮釋,讓每一幕的演出都使觀眾熱淚盈眶。

不懂中文先學發音 唱出佛光山之歌

蘇北協會為這場演出臨時組織混聲四部合唱團,三十名成員每周練習三次人間音緣。成員多半不諳中文,宗如法師需要先指導發音咬字、要求七首選曲都熟背才可登台,並叮嚀大家祈求大師慈悲加持,歷經三個月的努力,大家以完美唱出〈佛教青年的歌聲〉、〈佛光山之歌〉、〈弘法者之歌〉、〈師父頌〉等,傳遞對大師無限的緬懷。

佛光婦女隊加強練習三個月的舞蹈,以輕盈優美的舞步融入演出;佛光青年與佛光之子帶來〈佛教靠我〉、〈信仰與傳承〉等手語表演,其中唱到〈星雲〉一曲,搭配悠揚歌聲與虔誠之心,彷彿大師就在現場陪伴著大家。

宗如法師表示,讚頌會以印尼文演出,讓大家都聽得懂,還有觀眾覺得兩個小時太短,結束後還意猶未盡捨不得離開,紛紛詢問是否還有第二場演出。宗如法師深信這就是星雲大師的魅力和威德感召,加上佛光人集體創作,眾緣成就這場真善美的讚頌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