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大辭典 英文數位測試版發布 人間社記者李慧琳大樹報導 |2024.08.02 語音朗讀 114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佛光大辭典》英文數位測試版《佛光大辭典》將古老經文變得通俗易懂,英譯版是連接中國佛教文學遺產與全球社群的橋梁。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佛光大辭典》英文數位測試版發布會」共15個國家地區,近200名中外學者等線上出席。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人間社記者李慧琳大樹報導】《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自2014年底開始啟動,歷經10年耕耘,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7月30日隆重推出「《佛光大辭典》英文數位測試版發布會」,發布會上首度對外開放《佛光大辭典》英譯版,推出5000條精選英譯辭條提供測試,並邀請《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最高學術顧問蘭卡斯特教授談及翻譯緣起及過程,共15個國家地區、近200名中外學者、教界代表、英譯計畫成員等線上出席。總召集人暨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副院長妙光法師,以及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終身榮譽教授蘭卡斯特,率領美國、新加坡、菲律賓、香港、中國大陸,以及佛光山佛光大學、西來大學等,全球10餘國家地區、百餘人共同參與,從培訓與審核、英譯的技巧,到辭條的審查與把關,共同實踐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提倡「佛法國際化」無上願力。會上展示《佛光大辭典》英文數位測試版的豐富內容,以及高度數位化特點,英譯完整版及紙本預計於2026年推出。「這是《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的重要里程碑!」妙光法師表示,在星雲大師監督下,由比丘尼與學者組成的團隊,從1988年編纂的《佛光大辭典》,將3萬2000條目翻譯成英文,共計1000萬字,涵蓋20個類別和10多種古代語言。運用人工智慧 提高實用價值 妙光法師感謝學者提供專業知識、經驗和創意,使團隊不斷向前邁進。《佛光大辭典》英譯版是連接中國佛教文學遺產與全球社群的橋梁,藉由精確翻譯促進跨文化理解。期盼透過數位測試版收集反饋,改進和提升品質,並誠邀全球學者和技術專家加入。蘭卡斯特教授為大眾簡述《佛光大辭典》歷史,以及英譯版的必要性,強調其將古老經文變得通俗易懂,為當代所用,這是編纂該辭典及翻譯的最高指導原則;教授說明,《佛光大辭典》英譯使用人工智能等技術,提高辭典的可用性和價值。全面性數據集 線上快速查尋 發表會以論壇形式進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佛教研究傑出教授巴斯威爾,以及日本東京大學文學部終身榮譽教授查爾斯.穆勒,分別就「佛學辭典和百科全書的角色」與「數位辭典的使用」講說。巴斯威爾指出,《佛光大辭典》英譯版是大型數據集和人工智慧型辭典的雛形,以電子工具收集數據及編寫條目是未來主導辭典領域的模型,為佛教研究裡「未知的未知」轉變成「已知的已知」。查爾斯.穆勒表示,《佛光大辭典》英譯版內容可引用、可證實,經專家審定有3萬2000個可信度高辭條,「數位版一旦上線,便有大量讀者使用」。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東亞研究教授吳疆、美國天普大學宗教學副教授馬德偉,分別發表「佛學數據集的重要性」和「佛學研究的數位化與AI應用」。吳疆強調,數據集是佛學數位化的骨幹與靈魂,他從數據科學角度分析《佛光大辭典》是全面性的數據集,能在線上快速查尋資訊。馬德偉指出,進入文本翻譯能快速完成且準確度合理的世代,人工修訂更顯重要。必須評估大型語言模型(LLM)的譯本並加以審核,因此AI翻譯的可信度值得深思。《佛光大辭典》英譯計畫編輯知悅法師演示英文數位測試版使用方式,說明辭典4大功能:中英對照、條目相互關聯、內容全面具學術性、提供使用者友好介面,盼大眾使用後給予回饋:foguangdb@gmail.com;網址:https://foguangdb.fgsihb.org/。 前一篇文章 教界動態 下一篇文章 4.3萬人佛學會考 培養正知見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4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5【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一針一線60載 林全誠繡出神韻人生旅人心靈寶典《365日》 贈台中通豪大飯店 南天寺30周年口述歷史 登英國期刊專欄十方禪林40周年 教界高僧大德同賀世界閩南語金曲獎 佛光人黃一飛奪最佳男歌手愛我青年三好學佛營 讓信仰引導人生 作者其他文章佛光山長老口述史 讀星雲大師行誼佛光山、中研院 首開宗教學術論壇佛光山培育學術人才 博士後研究成果發表佛光山口述歷史出版 見證星雲大師弘法史心保和尚:開放教學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