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黑蘭刺殺哈尼雅 疑為羞辱伊朗

 |2024.08.02
474觀看次
字級
示威者7月31日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拿著遇襲身亡的哈瑪斯領導人哈尼雅照片抗議,哈瑪斯組織指控以色列是兇手。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巴勒斯坦武裝團體哈瑪斯領袖哈尼雅(Ismail Haniyeh)7月31日在伊朗遇刺身亡,外媒分析指出,幕後主使刻意選在德黑蘭,時間點又是新總統裴澤斯基安(Masoud Pezeshkian)宣誓就職不久後,除了意在羞辱伊朗當局,同時釋出已經滲透國家安全機構的訊息,並且讓德黑蘭陷入進退兩難的反擊盤算。

歷年伊朗新總統上任,多半有數個月時間適應政局,包括掌握核武升級、敵國衝突與西方制裁等日趨升溫的外交態勢,可惜伊朗新總統只有區區10小時。裴澤斯基安7月30日在德黑蘭宣誓就職,10個小時後,哈尼雅在31日凌晨2時當地住處遇刺死亡。

被控刺殺主謀 以不置可否

對此,哈瑪斯7月31日聲明指控以色列是幕後主使,以色列則拒絕肯認或否認指控。倘若刺殺主謀是以色列,那麼選擇行動的時空背景具備什麼意義?

《紐約時報》指出,一名資深美國官員7月31日分析,以色列大可以選在中東地區任何地方暗殺哈尼雅,偏偏挑了伊朗德黑蘭,還是80多國政要均出席的總統就職典禮後,期間首都維安應該滴水不漏,戒備森嚴,這說明暗殺者在擊殺哈瑪斯領袖的主要目的外,更是要讓伊朗難看,同時警告新領導人其國家安全體制已經被深入滲透,以色列要襲擊伊朗易如反掌。

裴澤斯基安競選團隊的主要領袖畢曼內什(Ali Akbar Behmanesh)事後在訪問中表示,「這起攻擊大大打臉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地位。羞辱了我們的國家,危害到整體國家安全體制,顯示我們的情報出現嚴重漏洞。」

此外,《耶路撒冷郵報》更直言「在卡達擊殺哈尼雅固然理想,但是選德黑蘭更好」,其援引消息人士指出,選在德黑蘭是要讓伊朗陷入是否回擊的兩難,讓國際關注伊朗是否反擊、如何反擊以及強度是否導致中東局勢升溫。

3後果 讓伊朗反擊否陷兩難

對此紐時簡略列出不同的報復會有相應的後果,如果預設以色列作案。

如果伊朗直接射飛彈攻擊,像是4月繼45年來首度直接行動的話,雙方交火很容易升級。

如果交給代理人動手,比如讓黎巴嫩民兵組織真主黨加大對以色列北部的施襲力道,或者由葉門叛軍青年運動擴大在紅海行動,衝突很可能蔓延到黎巴嫩,或者造成美國海軍必須出手的局面。

所有可能選項中,最具風險的不外乎伊朗決定在核武發展上邁出最後一步。伊朗這幾十年來一直在生產核燃料,近年濃縮燃料程度接近核彈水準。儘管美國情報評估指出伊朗始終沒有製造出真正的核武器,但是伊朗領導人近幾個月已經公開表示重新考慮該決定。

另以色列軍方1日證實,哈瑪斯卡薩姆旅指揮官戴夫死於7月的加薩空襲。戴夫是哈瑪斯軍事部門首腦,被以色列認為是去年10月7日突襲事件主謀,也是這次以哈戰爭中命喪以軍之手的哈瑪斯最高階軍事官員。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