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國家童軍100年大露營 佛光山獲頒宗教導師證書 人間社記心主、林育如巴西聖保羅報導 |2024.07.18 語音朗讀 109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佛光山南美教區總住持妙佑法師獲頒「巴西國家童軍團佛教導師」證書。圖/巴西如來寺提供妙佑法師(右2)獲巴西童軍聯盟頒贈「巴西國家童軍團佛教導師」證書,回贈星雲大師墨寶「雲水自在.祥和歡喜」給巴西國家童軍團,作為百年誌慶禮物。左起為國家童軍教育主任Paulo Henrique、童軍聯盟主席Ivan Alves do Nascimento、第二副主席Carmen Barreira、童軍行政委員會主任Daniela De Oliveira Rodrigues Gomes。圖/巴西如來寺提供516佛光童軍團展示攤位,向大家介紹「佛陀」及教導大家學習佛的慈悲智慧。圖/巴西如來寺提供 【人間社記心主、林育如巴西聖保羅報導】巴西童軍聯盟(União dos Escoteiros do Brasil–UEB)13~19日在聖保羅州巴赫多斯城市牛仔園區Parque do Peão,舉行巴西國家童軍成立100周年慶暨國家童軍大露營。14日特別舉行佛教導師的授證儀式,授證佛光山南美教區總住持妙佑法師為「巴西國家童軍團佛教導師」;百年來除了天主教之外,佛教是第2個獲此證書的宗教,意義非凡。巴西國家童軍自1998年開始,每2~4年舉辦全國大露營,2024年迎來第9屆大露營,來自巴西全國26州千餘童軍團代表、服務員等逾6300人參加,葡萄牙及香港童軍亦組團前來祝賀。516巴西佛光童軍團成立於2018年,此是第一次參加全國大露營,共有14位童軍及服務員代表與會。增「佛陀」一詞 納入團宣誓詞14日開幕儀式前,巴西童軍聯盟特別為佛教舉辦一場授證儀式,由聯盟主席 Ivan Alves do Nascimento、第二副主席Carmen Barreira及童軍行政委員會主任Daniela De Oliveira Rodrigues Gomes,共同授予妙佑法師「巴西國家童軍團佛教導師」證書,516佛光童軍團總監Rosilene Lacerda和第一副總監Paulo Fernando Viera共同見證。Ivan表示,巴西國家童軍成立百年以來,只授予過天主教的導師,今年首次有佛教的導師加入童軍行列,妙佑法師是第2個獲此證書的宗教人士,期許妙佑法師未來能為全國10萬童軍,提供淨化人心的佛教常識與教義。妙佑法師感謝巴西國家童軍給予機會為巴西童軍服務,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積極推動童軍活動,在世界14個國家共有75個佛光童軍團,童軍與佛教有很多相同理念,希望在巴西共同創造人間的真、善、美。妙佑法師贈予星雲大師墨寶「雲水自在.祥和歡喜」給巴西國家童軍團,作為百年誌慶禮物,並解釋「雲水自在.祥和歡喜」的含意。Ivan感謝並表示「雲水」最能貼切形容童軍活動,祈願童軍團可以像雲一樣自在,童軍使命可以像水一般長流五大洲,讓世界變得更好。值得一提的是,妙佑法師在之前提議將「佛陀」一詞納入到宣誓詞,未來讓佛教徒在加入童軍團時,能對著自己信仰的教主發願。本屆大露營主席Ivan帶領妙佑法師宣誓時,首次將「佛陀」加入到童軍宣示詞中,表示對不同宗教的尊重與包容,未來也將比照辦理。佛光童軍團 攤位人氣最旺儀式後,主辦單位安排問答及禪修時間,青年童軍紛紛提出對佛教的疑惑,由妙佑法師一一解答,隨即帶領大家體驗禪修,有80多位童軍參加禪修活動。此次大露營還設置了宗教展示區,共有12個不同宗教團體包括佛教、天主教、基督教、東正教、伊斯蘭教、猶太教、靈教等展示攤位,為童軍提供豐富的宗教文化體驗。各宗教團體透過手作、體驗等活動,向童軍傳遞各自的宗教理念。佛光童軍團代表佛教設置的攤位,有抽法語、寫祈願卡、燈籠手作、照相區等,更有書籍提供大家翻閱,有法師或義工講說佛教的故事,來攤位的童軍也獲贈三好貼紙,人潮絡繹不絕,是到訪人數最多的攤位。 前一篇文章 教界動態 下一篇文章 佛光山線上佛學院結業 展現學習成果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光明大學好苗子 獲菲國傑出學生獎美國靈祇精舍落成開光 西來寺見證歷史北美洲聯誼會 AI翻譯助跨文化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