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經濟部能源署公布2023年全國電力資源供需報告,預估到2030年全國用電會比2023年成長約12%至13%,其中人工智慧(AI)科技的用電需求,預估從去年24萬瓩增加至2028年的224萬瓩,增加200萬瓩,成長約8倍。
經濟部每年都會發布供需報告,但過去僅公布對未來7年的預估,能源署長游振偉指出,考量AI、半導體等產業發展對電力需求增加,此次報告一口氣公布未來10年供需預測;經濟部預估未來5年的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2.5%、未來10年的年均成長率2.8%,都高於去年預測未來7年的2.03%。
游振偉表示,主計總處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3.94%,加上AI、半導體、電動車政策等用電需求,目前初估到2028年,AI用電需求將增加200萬瓩,後續則以每年35至40萬瓩速度增加,半導體用電則是以目前掌握投資計畫,每年估會增加30萬到50萬瓩。
游振偉指出,經濟部是以和廠商定期開會掌握的資料,及台電與廠商討論未來投資等資訊,用「寬估」方式做綜合考慮。
發展AI增加的用電量,以及核三廠2座機組將於今、明年陸續除役,對於彌補用電缺口,台電也新增不少燃氣機組,也引發外界質疑,政府到底是要發展綠能還是發展天然氣?且除了新增的民營燃氣機組電廠未揭露,更把目前還卡在環評的協和電廠新一機算在內,也讓外界質疑報告可信度。
對此游振偉表示,仍以綠能極大化為目標,但前提是要穩定供電,燃氣發電只是扮演橋接能源角色,當再生能源發電量提高,天然氣電廠就可以逐步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