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國會首輪選舉落幕,瑪琳·雷朋(圖)所領導的極右派國民聯盟拿下33.2%選票。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法國國會下議院國民議會6月30日的第1輪選舉落幕,由瑪琳·雷朋領導的極右政策國民聯盟,得票率為33.2%,領先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及總統馬克宏領導的中間派聯盟,第2輪投票將於7月7日舉行。國民聯盟能否在這次議會選舉中,取得過半議席﹑即289席,由該黨名義黨魁巴德拉出任總理,尚屬未知數。
抗議投票結果 大城爆示威
彭博社報導,根據4家民調公司6月30日晚公布的初步預測,國民聯盟預計將獲得33%至34.2%的選票,新成立的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以28.5%至29.6%得票率排位第2,法國總統馬克宏領導的中間派聯盟,預計將獲得21.5%至22.4 的選票,排在第3。
綜合法國24新聞台、「政治報歐洲版」網站、英國《衛報》和里昂媒體報導,當地時間6月30日晚,巴黎和里昂均爆發抗議國民議會首輪投票結果的示威活動。在巴黎,成千上萬的左翼聯盟支持者聚集,高喊口號,有人點燃路障;在里昂,部分激進的抗議者打砸店舖、焚燒垃圾桶,並與警察發生衝突。
儘管馬克宏的總統職位尚未正式受到威脅,且他表明沒有辭職計畫,但當天選舉結果表明,他可能不得不與雷朋陣營共同執政。極右翼聯盟對馬克宏主推的大部分政策優先事項都持反對態度,包括移民問題、養老金改革和加強歐盟政策。
雷朋在首輪投票中成功連任國民議會議員。她對支持者說,她的政黨「實際上橫掃了馬克宏陣營的選區」,稱「法國人民已通過投票明確表明他們要終結7年腐蝕性政權的決心」。
馬克宏呼籲選民在第2輪投票阻擊國民聯盟,「表明我們要的是一個廣泛和明確的民主共和聯盟」。
雷朋扭轉國民聯盟負面形象
本輪投票率在65.5%到69.7%之間,為1988年以來最高。第2輪投票定於7月7日,目前推測新一屆國民議會組成為時尚早,但執政聯盟失去相對多數席位幾成定局。
國民聯盟過去長期遭選民唾棄;實際黨魁瑪琳·雷朋致力重塑黨的形象,想洗刷種族歧視、反猶太的色彩,此一戰術恰恰投合選民對馬克宏、生活成本高昂而憤怒,又對移民疑慮重重,所以奏效。
美聯社報導,第2輪選舉結束才能確定國民聯盟以及其盟友是否能取得絕對多數組成政府,而著手落實他們的競選承諾,拆除馬克宏的許多重大政策及外交政策政綱,其中包括法國停止運送長程飛彈給烏克蘭,供其對抗俄羅斯。
路透報導,國民聯盟下周勝選而掌權的機率,還要看接下來幾天敵對政黨的政治交易才能決定。在過去,中間偏右及中間偏左政黨都會團結起來,阻擋國民聯盟取得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