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六月出乎意料宣布解散國會下議院,提前在六月三十日舉行第一輪投票,令法國政壇陷入紊亂;這次競選期為法國現代史上最短之一,面對極右派在歐洲議會崛起,馬克宏第二任期未來時光吉凶未卜,這場至關重要的選舉,可能改變法國政治走向,並見證瑪琳·雷朋的極右翼政黨首次掌權。
Politoco政治網站報導,馬克宏二○二二年連任成功之際,他的政黨未能取得絕對多數,他組成的中間聯盟,僅以微弱多數統治國家,很難通過某些法案。
在六月初,法國極右、反移民的「國民聯盟黨」在歐洲議會的選舉得票躍居首位,而馬克宏「復興黨」領導的中間聯盟僅得第二,且差距甚遠。雖說歐洲議會的投票讓他受挫,馬克宏並無解散國會的責任,但他相信解散下議院已不可避免,反對派國會議員揚言秋季要讓他的政府倒台,快速辦選舉是尊重人民意志的唯一方法。
突然選舉被視為有危險,假如國民聯盟黨取得多數,馬克宏將面臨一個敵視他一切信仰的國會。總統是法國最有權力的政治人物,擁有以行政命令治國的廣泛能力,但國會的批准,尤其是五百七十七席的「國民大會」,就通過大多數重大內政變革及關鍵立法,如開支法案或憲法修正案,均為必要。
與國會參院不同的是,國民大會議員由人民直選,可以用不信任投票倒閣,另外,假如兩院對法案意見不一致,國民大會擁有更大的立法迴旋餘地,一般也有最後的決定權。
馬克宏若不能得到國會多數支持,會置身於國民大會政治相對立場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