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台電昨召開股東會,報告去年度財務報告及營業報告書與虧損撥補,台電112年稅後淨損1999億元,累計虧損至112年底為3826億元。
台電發言人副總蔡志孟表示,今年電價已調高,加上近期能源價格回跌,以及行政院撥補1000億元後,今年可力拚損益兩平。
強調政府撥補 是補給全民
由於經濟部長郭智輝先表態,不認同政府撥錢補助台電,未來行政院的補助是否可能有變數?蔡志孟表示,台電的電價沒有十足的反映,相當於台電補貼了用電戶,其中對民生用電的補貼有800多億元,對產業用電應調整未調整的部分,也有300多億元,電價未足額反映調漲的就有1000多億元,「其實政府給台電的撥補,不是在補台電,而是在補給全民」。
台電民股小股東們表示,台電連年虧損,股民長達近20年沒有拿過一毛股利,小股東已多次要求台電買回股權,昨天股東會再度提出。蔡志孟表示,會做相關研議,指出台電的民股股東滿多,如果用票面價格收購,可能會有股東不願意,民股股東的意見需要收集一下。
麥電延役明年底 不會再延
對於麥寮電廠1號機延役,蔡志孟強調,給麥寮電廠的承諾是補足發電度數,一定不會超過麥寮1號機少發的度數,補發電量的期限就是2025年底,屆時就算沒有發足電量,也不會再延長時間。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昨攜手跨國性的國際環境組織揭露,俄烏戰爭以來,台灣躍升為全球第5大採購俄羅斯煤炭的國家,等於在資助戰爭,訴求以國內貿易法第5條停止採購。
環團表示,俄烏戰爭發生以來,台灣採購俄煤占其煤炭出口量5%,購買經費達1131億元,平均每個台灣人買4750元的俄煤,成為全球人均購買俄煤第2大國。
環團進一步指出,從2023年至今年4月,台灣共進口1105萬公噸俄煤,但目前只能從麥寮港輸入252萬公噸、從和平港輸入145萬公噸獲知採購量占4成的企業,其他6成輸入量的購買企業需要經濟部揭露,督導訂定停止採購期程。
環團表示,如果台灣企業持續相關交易,其實可能遭受美國次級制裁,包含面臨無法使用美元或透過美國金融機構交易,甚至是鉅額罰款與刑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