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不少企業盼透過種樹以獲得碳權,不僅有助於提升形象,對企業ESG更有正面加分效果。但實際要取得碳權並非易事,除要符合3條件外,還要透過適用的方法學申請、執行,才有可能取得。環境部表示,種樹取得碳權能優化ESG永續發展報告,也可固碳、協助森林經營,雖然有少數人稱「不如更換LED燈泡節電快速」,但環境部更鼓勵民間企業多種樹。
環境部自1995年起推動「空氣品質淨化區」,以植物滯塵及吸收空氣汙染物特性,改善城市空氣品質,企業、民間團體也能透過認養基地參與維運,作為實踐ESG目標的具體行動。
根據環境部統計,全國迄今共維運1281處基地,合計植生淨化面積為1269公頃,約為29座大安森林公園規模,換算下來,每年預估可創造1萬2690公噸的碳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