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工了得 5公分龍舟擁窗花樓閣 曹麗蕙 |2024.06.04 語音朗讀 67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清 象牙仙工船〉為象牙雕製的端陽陳設,舟身呈昂首龍形,甲板上還雕有欄杆、牌樓、迴廊等細節,展現精美細膩的雕工。圖/故宮博物院提供〈煙雲集繪 天中水戲〉繪製皇帝遊玩觀看爭標百戲的御舟。圖/故宮博物院提供〈清 銅胎畫琺瑯花草五毒盒〉為花形小盒,以及蠍、蛇、蜈蚣、蟾蜍、蜘蛛五毒圖案,呼應端午驅五毒的習俗。圖/故宮博物院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為迎接即將來臨的端午連假,故宮博物院北部院區應景推出新展「院藏清代歷史文書珍品──端陽時節」,展出故宮精選端午相關文物,以夏日傳說、重五故事、收藏端陽、天中同樂、鯤島端午五大主題,帶領民眾探索傳統歲時節日豐富的文化內涵。其中展出一艘「不能划的龍舟」〈清 象牙仙工船〉,長僅五公分、高三點六公分,舟作昂首龍形,卻可見細微窗花樓閣、鏤雕繁密,精巧雕工盡現。展期即日起至八月二十五日。故宮策展人書畫文獻處副研究員賴玉玲說,「端午」原是指五月開端的「端五」,源自夏、商、周朝的夏至節,主要意義在於避邪驅疫,並配合節氣、節儀和節物,有五月節、重五節、天中節、午日節、端陽節、菖蒲節、浴蘭節等別稱。夏季毒月驅厄 掛菖蒲、香囊賴玉玲說,這次「端陽時節」展覽,透過古籍文獻讓民眾認識端午節由來,追溯夏季毒月驅厄,以及懸掛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賽龍舟等祈福納祥的傳統習俗,同時展出描繪蜀葵、石榴、菖蒲、荔枝、粽子或五毒的應景擺設圖畫和器物,展現古時節令清供的風雅趣味。精采展件〈元人天中佳景〉以「天中」為畫題,即端午節的別稱。畫中瓶插蜀葵、石榴、菖蒲等五月花卉,枝梢上繫有香囊,畫幅上方則有道教靈符與鍾馗畫像,蘊含端午驅鬼迎福寓意,為端陽應景之作。〈清 象牙仙工船〉為象牙雕製的端陽陳設,舟身呈昂首龍形,船艙為三層樓閣,船身左右各配有八槳,舟上共插飾十六面三角旗幟、一頂傘蓋,甲板上還雕有欄杆、牌樓、迴廊等細節,展現精美細膩的雕工。〈清 銅胎畫琺瑯花草五毒盒〉為花形小盒,粉藍色的蓋面上繪有由粉、黃、藍、綠構成的幾何稜格紋,以及蠍、蛇、蜈蚣、蟾蜍、蜘蛛五毒圖案,呼應端午驅五毒的習俗。君臣連繫感情 御賜避暑藥、繡扇 端午節也是君臣間連絡情感的時刻,皇帝會對臣子頒賜因應夏季溽暑所需的藥錠、香囊、香珠、繡扇、紗料布等物件,例如在雍正元年記載的史料出現「錠子藥」,是清宮特製的避暑藥;各地也有向皇帝進貢具有地方特色的應景禮品之舉,在節慶祝福的傳達之外,也展現清代的端午節上下交誼的景象。為搭配「端陽時節」特展,故宮北部院區在十日結合〈元人天中佳景〉畫中元素,推出「佳景掛天中──來去故宮過端午」掛飾手作體驗活動,以及舉辦「故宮樂端午絲竹音樂會」。 前一篇文章 普中畢典 師長勉三好車票要常儲值 下一篇文章 法網小約奪勝 平大滿貫紀錄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2025.07.1303【圖文書】《當你發現一顆剛剛好的石頭》 一顆石頭 一個新發現2025.07.1304【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5義工 已成一種生命狀態 胡吳秀麗2025.07.1206儀式 創造不凡生活2025.07.1307【森活筆記】皺葉椒草 綠色解憂神器2025.07.1308柏林佛光山蔬食工作坊 蘿蔔絲酥餅首登場2025.07.1209大馬關丹站VEGRUN 跑出綠色行動力2025.07.1510做一棵照亮別人的「科技樹」2025.07.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客家劇《燈怪》 亮相校園設計打破框架 視聽室變攀岩場台灣尚勇特展 重溫世棒12強奪冠瞬間豆莢寶寶 打擊闖關趣聲音的大教堂南華推跨域課程 寵物文創獲好評 作者其他文章客家劇《燈怪》 亮相台灣尚勇特展 重溫世棒12強奪冠瞬間豆莢寶寶 打擊闖關趣吳晟、傅明光、楊麗花 獲頒政院文化獎 浴火重生小提琴家 演奏卡門幻想曲首屆身體藝術節 7月19日花蓮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