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印度西孟加拉省十六歲少年巴布‧阿里有雙重身分,上午十時至下午四時,他是普通中學生,下午五時至晚間八時,他是一所學校的校長。
巴布住的巴布塔村裡,村民多種植黃麻維生。最初的情況是,每當巴布放學後,村裡的小朋友總纏著問他,在每年學費一千盧比(約七百多元台幣)的學校裡學些什麼。五年前,巴布決定辦校,向家境清貧的孩子教授白天所學。
巴布的學校從只能露天上課,到現在有兩間教室、十名義務教師和六百五十名學生,書本桌椅皆有善心人士贊助。起初學校只有八名學生,後來教學水準提高,附近村莊的孩子也慕名而來。巴布教授英語、孟加拉語、歷史和數學,他的同學也加入興學行列。
上學、教書之外,巴布每天清晨五點起床,做完家務與晨禱後才搭公車去上學。雖然行程緊湊,巴布卻不以為苦,他打算申請函授大學,如此既能繼續學業,又不用放棄他的學生,他想考取教師資格,以利學校未來能獲得官方認證。
巴布成功降低當地文盲率,當地教育部門上周表揚巴布,承認他的校長身分。巴布對記者分享他的理念,「你必須下定決心,勇於奉獻。創造學習環境,師生間友善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