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走廊】 民俗台灣(20-10) 清代建築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2024.04.26 語音朗讀 113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台南大南門內乾隆平台功碑 1930年,放置於台南大南門內的九座福康安紀功碑,使用滿漢兩種文字,基座為贔屭,又稱贔屭碑,為乾隆皇帝之賜碑,不僅是珍貴的歷史文物,也承載深刻的歷史記憶。 大清乾隆中期,台灣爆發林爽文民變,乾隆派欽差大臣陝甘總督福康安率軍來台平亂。結束為期一年三個月的民變後,乾隆皇帝撰寫五篇碑文,下令刻石立碑於台灣。乾隆御賜的十座石碑及基座,是以花崗岩在廈門雕製,再裝船運往台灣。五篇碑文中,前四篇以漢文及滿文各刻一碑,最後一篇將滿文與漢文合刻於一碑,一式兩座,共御製十座花崗岩石碑,以贔屭為座,乘船渡海運抵府城。上岸時,其中一座贔屭落海失蹤,主事官員仿製一座贔屭後,與御碑送到嘉義,其他九座贔屭碑則保存在府城。 此外,林爽文圍攻諸羅城,戰事慘烈。諸羅官兵因死守城門,獲皇帝賜改名為「嘉義」,因此,嘉義的地名具有濃厚的大清帝國的歷史意涵。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古意盎然的恆春城西門 1900年,恆春城西門內側、古意盎然。恆春舊稱琅,原屬鳳山縣管轄。羅發號事件與牡丹社事件後,1874年,沈葆楨來台處理海防與善後事宜,隨後台灣道夏獻綸、浙江候補道劉璈前往琅探查。後來沈葆楨上奏,認為可選定「車城南十五里之猴洞」為縣治,並交由劉璈處理築城事宜,又謹擬縣名為「恆春」。1875年恆春城動工,1879年建成。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台北城所見考棚與明道書院 1900年,由台北城牆上向城內望去,右邊的建築群為考棚和明道書院。這張照片是站在台北城牆東北方往東南邊看過去,遠方是東門城樓。 考棚是科舉考場,考棚行署包括公署以及一間間連在一起的考棚,建築格式一如貢院,考生必須在棚裡考上幾天,十分辛苦。明道書院則相當於高等學校,與登瀛書院同為台北城內的兩所書院。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鳳山舊城鳳儀門 1930年,鳳山舊城鳳儀門(東門)。早在明鄭時期即對鳳山縣進行開發,大清初期建竹城,朱一貴事件後改建土城。道光年間,經過近百年的周折,又改建為磚石城,是繼彰化縣城之後台灣第二座磚石城。共有四座門:拱辰門(北門)、啟文門(南門)、鳳儀門(東門)與奠海門(西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鳳山舊城拱辰門 1931年,鳳山舊城拱辰門(北門),鳳山縣舊城又稱左營舊城,原先是清代鳳山縣的縣治所在地,故稱為鳳山縣城。乾隆年間發生林爽文事件,南部首領莊大田攻破了鳳山城,後來官署移往埤頭街,並新蓋了一座城池。因此相對於「新城」,原本的縣城就被稱為「舊城」。道光年間,舊城由土城改為石城,成為彰化城之後,台灣第二座石城,共有四座城門。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恆春城內清代原貌 1908年,恆春城,城內民居建築仍是清代的原貌。恆春舊名琅,位於台灣的最南端,原來是排灣族琅十八社所在。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清朝欽差大臣沈葆楨在此築城。由於此地四季長春,改名恆春。日本殖民統治的前十年,城內只有少數新式建築如郵便局、測候所、廳舍等,其他仍是清代原貌。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民俗台灣1895-1945》 定價3800元,讀友優惠價2500元 有興趣的讀者請洽購新世語文化02-23684364 shu4364@ms62.hinet.net 圖/徐宗懋圖文館提供 文/徐宗懋圖文館提供古意盎然的恆春城西門1900年,恆春城西門內側、古意盎然。恆春舊稱琅,原屬鳳山縣管轄。羅發號事件與牡丹社事件後,1874年,沈葆楨來台處理海防與善後事宜,隨後台灣道夏獻綸、浙江候補道劉璈前往琅探查。後來沈葆楨上奏,認為可選定「車城南十五里之猴洞」為縣治,並交由劉璈處理築城事宜,又謹擬縣名為「恆春」。1875年恆春城動工,1879年建成。恆春城內清代原貌1908年,恆春城,城內民居建築仍是清代的原貌。恆春舊名琅,位於台灣的最南端,原來是排灣族琅十八社所在。1874年牡丹社事件後,清朝欽差大臣沈葆楨在此築城。由於此地四季長春,改名恆春。日本殖民統治的前十年,城內只有少數新式建築如郵便局、測候所、廳舍等,其他仍是清代原貌。台北城所見考棚與明道書院1900年,由台北城牆上向城內望去,右邊的建築群為考棚和明道書院。這張照片是站在台北城牆東北方往東南邊看過去,遠方是東門城樓。考棚是科舉考場,考棚行署包括公署以及一間間連在一起的考棚,建築格式一如貢院,考生必須在棚裡考上幾天,十分辛苦。明道書院則相當於高等學校,與登瀛書院同為台北城內的兩所書院。鳳山舊城鳳儀門1930年,鳳山舊城鳳儀門(東門)。早在明鄭時期即對鳳山縣進行開發,大清初期建竹城,朱一貴事件後改建土城。道光年間,經過近百年的周折,又改建為磚石城,是繼彰化縣城之後台灣第二座磚石城。共有四座門:拱辰門(北門)、啟文門(南門)、鳳儀門(東門)與奠海門(西門)。台南大南門內乾隆平台功碑1930年,放置於台南大南門內的九座福康安紀功碑,使用滿漢兩種文字,基座為贔屭,又稱贔屭碑,為乾隆皇帝之賜碑,不僅是珍貴的歷史文物,也承載深刻的歷史記憶。大清乾隆中期,台灣爆發林爽文民變,乾隆派欽差大臣陝甘總督福康安率軍來台平亂。結束為期一年三個月的民變後,乾隆皇帝撰寫五篇碑文,下令刻石立碑於台灣。乾隆御賜的十座石碑及基座,是以花崗岩在廈門雕製,再裝船運往台灣。五篇碑文中,前四篇以漢文及滿文各刻一碑,最後一篇將滿文與漢文合刻於一碑,一式兩座,共御製十座花崗岩石碑,以贔屭為座,乘船渡海運抵府城。上岸時,其中一座贔屭落海失蹤,主事官員仿製一座贔屭後,與御碑送到嘉義,其他九座贔屭碑則保存在府城。此外,林爽文圍攻諸羅城,戰事慘烈。諸羅官兵因死守城門,獲皇帝賜改名為「嘉義」,因此,嘉義的地名具有濃厚的大清帝國的歷史意涵。鳳山舊城拱辰門1931年,鳳山舊城拱辰門(北門),鳳山縣舊城又稱左營舊城,原先是清代鳳山縣的縣治所在地,故稱為鳳山縣城。乾隆年間發生林爽文事件,南部首領莊大田攻破了鳳山城,後來官署移往埤頭街,並新蓋了一座城池。因此相對於「新城」,原本的縣城就被稱為「舊城」。道光年間,舊城由土城改為石城,成為彰化城之後,台灣第二座石城,共有四座城門。《民俗台灣1895-1945》定價3800元,讀友優惠價2500元 有興趣的讀者請洽購新世語文化02-23684364shu4364@ms62.hinet.net 前一篇文章 【香火傳承】亦佛亦神的三平祖師 下一篇文章 【寬鼎畫語】南無觀自在大悲心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論愛談情】AA制 是平等還是計較?2025.09.0903【閃文集】從情書到文學的永恆之花2025.09.0904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12025.09.0905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6西來寺菩提盃競賽 英文共修社群增長智慧2025.09.0907【詩】走過康橋2025.09.1108YT創3.25億次點閱 網紅貓過世2025.09.1009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22025.09.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香火傳承】三代祖師與德化龍湖寺【寬鼎畫語】飄浮‧海洋【寰宇采風】巴黎書攤:從非法流販走向世界遺產【走讀城鄉】台灣文學糧倉【優游藝林】漫步京都 陶板名畫庭【星雲大師僧伽教育60周年紀念展‧行住坐臥的修行──星雲大師一筆字特展】當下即道場 作者其他文章【時光走廊】 嘉南古廟系列(20-20) 東石郡【時光走廊】嘉南古廟系列(20-19)北港郡【時光走廊】虎尾郡 嘉南古廟系列(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