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水上木偶戲 在稻田裡演出

 |2024.03.12
276觀看次
字級
越南鄉村稻田裡上演的戶外水上木偶戲。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水上木偶戲是越南傳統藝文表演,迄今已有上千年歷史。藝師隱身竹簾後面、站在水中舞弄木偶,無論晴雨寒暑,遇寒流就吃生薑再上場,宛如「神護體」。

水上木偶戲是越南水田文化的表徵之一,這項傳統技藝發源於北部紅河三角洲,因當地湖泊、池塘、水田遍布,遇上農閒或河水氾濫時,農民們便在水中搭起棚子,舞弄木偶娛樂眾人。

早期,水上木偶戲坊只在節慶、農曆新年才演出,主要偏向政治和文化宣傳。近年來與旅行社合作接受觀光客預訂,COVID─19疫情前,每年約可接待5000名國際旅客到村子裡欣賞演出。

河內市還劍湖畔的昇龍水上木偶劇院,一年四季幾乎每天都有各國旅客前來看戲。相較於劇院的室內演出,在阡陌交錯的稻田裡上演的戶外水上木偶戲,才更能體驗越南原汁原味、野生正宗的版本。

60歲的阮德強(Nguyen Duc Cuong)擔任水上木偶戲坊的藝師已40年。他說,從事這門技藝最辛苦的地方在於寒流來襲時仍得穿著短褲表演。但藝師們自有一套強身保暖的「神護體」秘訣。

阮德強指出,冬天演出前,藝師都會透過吃生薑加強血液循環。儘管如此,長時間站在水中演出仍不輕鬆,能堅持40年,憑的全是延續文化的使命感。隨著時代變遷,越南年輕人對於傳承這項傳統技藝的熱情不如以往,加上收入低、吸引力有限,水上木偶戲的傳承也面臨斷層危機。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