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建案統計,今年1、2月看房人潮,四都明顯回溫。圖為民眾參觀台中市的建案。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繼財政部上周公告調整高價房屋(豪宅)認定標準後,據了解,基於「房市政策一致性」,中央銀行內部也在評估是否跟進下修豪宅門檻,但由於下修門檻將衝擊購屋者貸款額度,尤其民眾買房恐將動輒「觸頂」,因此是否調整,預計會在3月的央行理監事會做出決定,而央行動向也引起金融圈高度關注。
央行在2012年6月採取限制豪宅貸款成數的規定,2014年修訂豪宅認定標準為台北市7000萬元、新北市6000萬元、其他地區4000萬元,貸款成數為4成;而財政部在課徵豪宅交易所得稅的認定標準,原本和央行一致,但財部上周公告,北市的豪宅門檻降至6000萬元、新北市降至4000萬元、桃園、新竹、台南和高雄降至3000萬元、其他地區降至2000萬元。
根據新建案統計,房市小陽春報到,看房人潮回籠,今年1、2月六都暨新竹縣市來客量,七都中有四都明顯回溫,其中又以桃園市來客量成長最多,每周平均來客量可達22組,年增4成以上,高雄表現也不俗,也有超過2成的年增幅;雙北、台中則是較去年成長1成多。
由於當前房價屬於相對高水位,並未出現明顯暴漲,各縣市新案開價成長相對有限,以來客量最旺的桃園市開價年增3%最多,台北市較去年下跌超過20萬元,年減幅直逼2成,每坪跌至104萬元;另新竹、台南則在缺乏指標案支撐下,小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