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野兔氾濫成災 文/木易整理 |2024.01.28 語音朗讀 234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美東棉尾兔 圖/維基百科圖/維基百科蜷縮在窩內的兔寶寶。圖/維基百科母野兔揮拳讓公野兔知難而退。圖/維基百科兔子喜歡挖洞。圖/維基百科兔子被認為是可愛動物。圖/維基百科黑尾長耳野兔 圖/維基百科政府圈建防兔牆策略未成功。圖/維基百科 文/木易整理兔年即將收關,最後來關心一下澳洲野兔氾濫成災的問題。一般生態鏈健康的環境,野兔通常會控制在一定的數量之中,但澳洲的野兔數量,卻失控的繁衍出近2億隻,導致當地兔群亂竄,破壞農作物的收成,對動植物構成威脅,甚至四處搗蛋……成群野兔對澳洲人來說,是個很頭痛的問題,原因是野兔的數量及破壞力,對當地322種處在危機中的動植物構成威脅,其威脅生物物種之能力,甚至是貓及狐狸的2倍。由於澳洲大陸孤懸海中,本土缺乏牽制野兔數量的掠食者(天敵),加上憑藉多產、機警的特性,在短短100年間,澳洲野兔數量從數十隻繁衍到近2億隻。成群亂竄的野兔,大量啃食草地、破壞植物幼芽,對澳洲生態環境造成很大影響。成群亂竄搶食資源同時,野兔也對澳洲農業產生嚴重衝擊,除了破壞、減少農作物收成,野兔也與牛羊搶食牧草資源,估計澳洲每年因野兔氾濫問題,造成超過新台幣50億元的農業損失。澳洲的兔子,主要是穴兔、家兔(穴兔的馴化品種)及其雜交後代。澳洲大陸原本沒有兔子,18世紀(1788年)時,首批歐洲船隊將兔子帶進澳洲,目的是作為食物來源之一。剛開始的10年中,兔子的繁殖數量,並沒有驚人地增加,之後透過農戶飼養繁衍,數量愈來愈多,最終成為澳洲廣泛分布的物種。到了19世紀40年代,民間養兔活動變得愈來愈平凡,但由於是計畫性飼養,數量都在控制範圍內。野放帶來繁衍災難1859年10月,喜好狩獵的英格蘭人Thomas Austin,在澳洲東南部維多利亞州溫徹西鎮附近私人屬地的巴望公園內,野放了24隻野兔作為狩獵之用。澳洲當地人認為,兔群數量如今之所以氾濫成災,主要就是肇因於這24隻兔子的野放。Thomas Austin來到澳洲後,經常去野外獵兔,卻發現當地沒有野生的兔群,便請侄子從英格蘭帶來12隻灰兔、5隻野兔、72隻山鶉及一籠麻雀,以方便日後進行打獵活動。沒想到這些野兔繁殖力極強,僅花了10年的時間,就達到驚人數量和規模,不僅在巴望公園內亂竄挖地洞,更遍布整個澳洲的南部地區。由於當地冬季氣候溫和,野兔能夠四季不停地生殖繁衍,使得許多原本蓊鬱的灌木叢和林木叢,都逐漸變成低矮樹叢的大草原,進而成為野兔出沒的棲居地。使盡手段防治失控20世紀初,澳洲政府開始採取多種方法防治野兔數量,甚至不惜射殺和破壞其棲息家園,然而,儘管澳洲人每年捕獵達200萬隻野兔,依然無法能使其數量明顯得到控制。1907年,為控制野兔的活動範圍,地方政府在澳洲西部圈建防兔牆,但策略並未成功。直到1950年代時,生物學家嘗試將黏液瘤病毒引入當地兔群,才成功造成野兔族群數量驟減。單兔破壞力很驚人澳洲當地新南威爾斯大學兼任研究員Pat Taggart及坎培拉大學兼任副教授Brian Cooke,在「The Conversation」學術網站上撰文,揭露澳洲野兔驚人的破壞力:單只1隻野兔,就能摧毀2公頃範圍內所有木麻黃的幼苗,此外,野兔也是造成澳洲南方袋熊及紅袋鼠數量遞減的原因之一。更嚴重的是,野兔會破壞澳洲大陸半數以上樹木生長中的幼苗,牠們不斷啃食這些新生幼苗,也導致樹木及灌木難以重新生長,對草食性動物的食物來源、昆蟲豐富度、樹叢提供的遮蔽功能,以及食物捕獵來源等,都會造成重大的影響。幼苗新芽啃食一空尤其野兔食量驚人,對乾燥的澳洲大陸來說,一旦吃掉大部分的植被,將導致原生動物幾乎沒有食物可吃,更糟糕的是,勉強能適應乾旱氣候的植被,生長速度原本就十分緩慢,幼苗還來不及長大,就被野兔吃掉,對當地生態系統造成嚴重影響。此外,野兔也會散播雜草,導致水土流失,降低土壤吸收水分、支撐植被生長的能力。 目前,澳洲大陸約有1.5億至2億隻野兔,儘管不少人主張引進貓、狐狸等獵食者,抑制野兔繁衍的數量,畢竟過去曾做過調查研究,顯示當野兔數量下降時,因為缺乏食物來源,貓及狐狸的數量也會減少,但因為天敵控制法也有後遺症,並未普遍採行。植被少快速沙漠化除此之外,學者也曾建議搭配使用生物防治法,例如過去就曾透過釋放兔子傳染性疾病、跳蚤等方式,來抑制野兔的數量,依目前結果看來,成效還算卓著。時至今日,澳洲野兔仍根深蒂固地盤踞在澳洲南方和中部地區,連北方沙漠也有零散分布,成為當地水土流失問題的主要元凶。不少土地被野兔啃完植被後,暴露的表土受大風侵蝕、捲走,使土地嚴重沙漠化,恐怕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恢復正常的生機。從俗語看野兔習性年初宜蘭大學林育安教授曾為文:野兔和家兔的窩穴大異其趣。成語說「狡兔三窟」,源於兔子會利用四通八達的洞穴,躲避人類或天敵的追捕。然而,這個語詞只適用於穴免,若用來形容野兔,可不太恰當!一般寵物店販售的兔子,以及生態影片中努力挖洞築巢的兔子,都是兔科穴兔屬的物種,而野兔並不會挖地洞躲藏,而是完全生活在地面上,以現成的洞穴或灌木叢、濃密草堆為窩巢。也就是說,野兔不會挖洞,家兔才是習慣以地下巢穴或洞穴為家的兔種,除了一種例外—「美東棉尾兔」,這種北美洲常見的兔子,並不會挖洞,而是由雌兔在地面上,以雜草與皮毛築巢,也可能會使用其他動物廢棄的洞穴,居住習性比較傾向野兔。英文字「harebrained」(野兔腦),寓有「不穩重、愚昧」的意思。澳洲阿得雷德大學的野生生態學家Philip Stott懷疑這個字的典故,源自被圈養野兔毛躁不安的特質,只要任何微小的刺激,都會讓牠們受驚,甚至會亂衝亂撞意外害死自己。英文還有個說法:「mad as a March hare」(跟三月的野兔一樣瘋)。德州農工大學的基因學家Steven Lukefahr表示,這意指野兔在發情期的行為,會出現很多奇怪把式,例如跳到半空中等行為。在英文中,母的野兔叫Jill,公的野兔則叫Jack。母野兔會讓公野兔常追著她,跑上好幾公里,藉此測試公野兔的能耐,如果被公野兔逮住,母野兔就會跟公野兔交配;如果公野兔追不到,就證明公野兔體力不行,不具備好爸爸的基因。但如果一隻母野兔看公野兔不順眼,根本不打算跟追求者交配,母野兔可能會站起來,直接揍公野兔一拳或好幾拳,讓公野兔知難而退。這種怪異的求偶方式,不只是鬧著好玩,而是充分顯示出:野兔世代傳承著驃悍的性格。 前一篇文章 為什麼我要拉雪橇?哈士奇直接躺雪地罷工 下一篇文章 萌寵白狐超乖巧又親人 網友:狐狸精本尊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3如是說2025.05.0704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05結石恐致急性腰痛 好發夏季應多喝水2025.05.0906榮譽勳章博物館 訴說得主英勇故事2025.05.0807社論--關稅談判須公開透明2025.05.0808【女兒的愛】讓我照顧您2025.05.0909馬祖佛光緣贈《365日》 旅宿願點亮旅人心靈2025.05.0910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三仙台 黑白岩鷺育雛傳奇【感人實錄】白頭翁親鳥育雛鏡頭下的生態交通噪音 使黃鶯變成憤怒鳥 作者其他文章 佛法僧 豔麗三寶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