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曾博群綜合報導】新北發生校園安全事件,教育部昨邀請教師、家長團體、六都代表討論輔導管教議題,包括明確界定特定學生條件、校園安全檢查機制。教育部長潘文忠會後表示,外界關心攜帶違禁品入校等行為,檢查機制將區分為例行抽查、緊急抽查等樣態,若執行緊急抽查,可免除人員陪同,最快二月上路。
潘文忠指出,輔導檢查機制區分為例行抽查、緊急檢查,其中緊急檢查可區分為特定學生、非特定對象及學生宿舍態樣,後續將就例行抽查、緊急檢查人員類型、人數及必要性、是否增設全班性的安全檢查持續研議相關機制,但進行緊急檢查時,可免相關人員陪同。
潘文忠說,安全檢查作業流程,包括由學務處安排適當場所進行以保護學生隱私,並提供學生權益說明書宣讀,過程全程錄影;若查獲違禁品,由學務處予以沒收或保管,進行拍照保存、留存紀錄,涉及違法事項時通報警方協處。
台北市學校教育產業工會理事長李惠蘭呼籲政府,完備高關懷學生轉銜輔導機制,從中介學校進入普通學校輔導評估、資源協助機制需再強化。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理事長侯俊良建議,應修正《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針對難以管教的學生,課予家長管教義務。衛福部保護司表示,相關內容已有規定,比起罰鍰,更希望站在兒少立場,改善親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