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俄羅斯長年防堵中國大陸染指北極,但在入侵烏克蘭遭西方經濟孤立後,態度已出現轉變。俄國總理米舒斯京日前對北京進行工作訪問,中俄商定加強北極建設性合作,並推動北極航道航運開發相關各領域合作。
米舒斯京19日與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舉行政府間定期會晤,兩人簽署了《中俄總理第28次定期會晤聯合公報》,內容提到,中俄將繼續在維護各自核心利益方面互予堅定支持,攜手應對挑戰,並商定提升合作品質與水準,涉及如貿易、投資、能源等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雙方就北極合作商定,加強北極建設性合作,持續探討互利合作計畫;推動北極航道航運開發相關各領域合作,包括研究建立合作機制。
比經蘇伊士運河 快30%
北極航道連結巴倫支海與白令海峽,是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最短的最短航線,航程比通過蘇伊士運河的傳統路線還快上30%。由於氣候變遷使沿途冰層減少,船隻通過北極海變得容易,俄羅斯正力拚2025年北極航道全年航行。
海運改空運 成本飆高
《華爾街日報》指出,大陸2018年發布北極政策報告時自稱「近北極國家」,如今俄國的轉變無疑是千載良機。北京將能擴大在北極的角色,以增加取得航道、自然資源、氣候和其他科學研究等機會,擴大軍事和戰略影響力。透過這條「冰上絲綢之路」,北京也能避免在蘇伊士運河、馬六甲海峽等要道遭人掐脖子。
隨著紅海危機衝擊全球貨運供應鏈,出口業者正忙著尋找替代的空運、陸運和海運路線,把玩具、紡織品、茶葉和汽車零件等貨物運給零售商。例如服飾業者Abercrombie & Fitch已計畫改採空運,以避免貨運受擾。
OL USA執行長貝爾的團隊建議航運和物流業者,為紅海干擾長達至少90天做準備。
供應鏈集團ITS Logistics副總裁布拉希爾表示,雖然運輸緊急或重要物品的公司可能會選擇空運,但運費高昂,代表這並非是通盤的解決辦法。根據SEKO物流公司商業長柏克指出,空運比海運成本高出5倍至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