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用雷射從「深空」傳回高畫質影片 比寬頻還快

 |2023.12.19
377觀看次
字級
NASA首次從距離地球3100萬公里的探測器傳回15秒高畫質影片,只花101秒就傳回地球,比多數家用寬頻更快。圖/記者張睿杰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18日宣布成功使用一套尖端雷射通訊系統,從距離地球3100萬公里的探測器傳回15秒的高畫質影片,是第一支從深空(deep space)傳回的影片。

影片主角是一隻名為泰特斯(Taters)的橘色虎斑貓在沙發上追逐紅色雷射光點。

法新社報導,這項創舉證明人類有可能以更高資料傳輸率傳送通訊,而這在未來執行送人類上火星等複雜任務時很有必要。


影片是用「靈神星號」(Psyche)探測器上的雷射收發器傳回地球,這具探測器正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主要小行星帶旅行,探索蘊含豐富金屬的神祕小行星「靈神星」。探測器傳回影片時,位於地球與月球之間距離的80倍遠。

美國加州聖地牙哥郡(San Diego County)的加州理工學院(Caltech)巴洛馬天文台(PalomarObservatory)透過海爾望遠鏡(Hale Telescope)收到經過編碼的近紅外光信號,再傳送到NASA在南加州的噴射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

噴射推進實驗室的技術示範計畫經理克里普斯坦(Bill Klipstein)說:「目標之一是證明我們有能力跨越數以百萬計英里傳輸寬頻影片。靈神星號無法生成影片數據,所以我們通常會傳送隨機生成的測試數據包。」

「但為了讓這件大事更令人難忘,我們決定與噴射推進實驗室的設計師合作,創造一支能抓到靈神星任務示範本質的有趣影片。」

太空任務以往通常仰賴無線電波來收發數據,但使用雷射可讓數據傳輸率增為10倍到100倍。

圖/unsplash

這支超高畫質影片以系統最大位元傳輸率每秒267百萬位元的速度,花了101秒傳回地球,比多數家用寬頻通訊更快。

噴射推進實驗室計畫的接收器電子設備負責人羅加林(Ryan Rogalin)說:「事實上,巴洛馬天文台收到影片後,透過網路傳給噴射推進實驗室,這段傳輸還比從深空傳回信號的速度慢。」

那為什麼會是一段貓的影片呢?噴射推進實驗室說,首先,這是一次歷史性的傳輸。當美國人於1920年代開始對電視愈來愈有興趣時,是用一尊菲力貓(Felix the Cat)雕像來測試播放影像。

貓或許是人類最好的朋友之一,談到網路影片和迷因文化時,也幾乎沒人會質疑喵星人所向無敵的地位。

泰特斯是噴射推進實驗室員工的寵物,在牠追逐雷射光點的畫面上,還浮現各種測試圖表,包括靈神星號的軌道路徑、雷射技術資訊及數據傳輸率。

科學家已在近地軌道和遠至月球的地方示範過雷射傳輸,但靈神星任務是第一次將雷射傳輸部署在深空。要從數以百萬計英里遠之處瞄準雷射光束,需要極為精準的指向,這也是工程團隊必須解決的一大技術障礙。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