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深夜6.2強震逾百死 零下低溫再添救援難度

 |2023.12.19
363觀看次
字級
中國甘肅18日深夜發生強震,災情波及鄰省青海,截至19日已知造成116人死亡,目前當地氣溫零下10多度,救難人員指出,最大的挑戰是低溫,搜救工作必須跟氣溫搶時間。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甘肅18日深夜發生強震,災情波及鄰省青海,截至今(19)日已知造成116人死亡、逾200人受傷,專家分析重大人員傷亡的原因包括,房屋抗震性能差、震區人口相對密集和時值深夜不及躲避等;目前當地氣溫為零下10多度,救難人員指出,這是救援最大難度,黃金救援時間恐不到72小時。

甘肅省臨夏州積石山縣18日深夜11時59分的規模6.2地震,災情波及鄰省青海,災區民房及水電、交通、通訊等設施受損及中斷。

中國新聞網今天報導,中國地震台網中心組織專家對積石山附近地震活動研究分析,認為此次地震位於甘東南地區,距離最近的斷層拉脊山北緣斷裂約3公里。

中國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創院院長徐錫偉分析,甘東南地區位於青藏高原東緣,屬於南北地震帶組成部分,從震源機制解看為逆斷層型地震,推測發震斷層為北北西向拉脊山北緣斷裂。

徐錫偉指出,地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的原因來自多方面,如房屋抗震性能差、震區人口相對密集和時值深夜人員處於休息狀態來不及躲避等。

圖/中新社

由於餘震不斷且震感強烈,許多地區已經發出通知,提醒災民先到空曠的地方避難,不要進入建物中。

中新網指出,凌晨在震央附近的吹麻灘鎮街道,有居民在路邊生火取暖,有的披著被子,有的穿著厚棉襖。居民說害怕有更大的餘震,不敢回家,路上可見到救護車、消防車、警車往返頻繁。

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前往災區救難的人員分析,這次救難最大的挑戰是低溫,搜救工作必須跟氣溫搶時間。

負責應急救援協調工作的甘肅厚天災害救援中心分隊長汪多表示,目前當地最低溫在零下10多度,受困人員將面臨更大的風險,「加上地震發生在凌晨,很多人來不及躲避,一夜過去情況很難預料」。

圖/新華社

汪多說,一般來說黃金救援時間是72小時,但這次地震的救援時間將會縮短。此外,積石山當地的建築多是土木磚混和木質結構,抗震性能較差,這也導致損失更嚴重。

據甘肅省天氣預報,今天臨夏州最高氣溫零下1度,最低為零下16度。多位災民表示,地震發生在深夜,許多人跑出來的時候只能隨便拿了點東西,羽絨衣什麼的都趕緊穿上,還有人披著被子,甚至打赤膊就出了門。

甘肅省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表示,地震發生後隨即組成地震應急小組,赴災區配合相關部門做好物資調度保障工作,發揮儲備物資救災、搶險、安置群眾作用,目前首批中央和省級救災物資,包含棉帳篷、棉被、折疊床、棉鞋、火爐等,共計4萬6100件,已連夜裝車送往災區。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指示,要求全力開展搜救,及時救治受傷人員,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傷亡,並搶修受損電力、通訊、交通、供暖等基礎設施,妥善安置受災群眾,保障基本生活。

圖/美聯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