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中止症 導致記憶減退

 |2008.06.15
240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印度和美國醫學家首次合作研究發現,罹患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病人,在睡眠中因呼吸道堵塞而導致間歇性呼吸停止、打鼾,會傷害腦器官主司記憶的細胞,造成記憶減退甚或喪失記憶。

由印度勒克瑙地區的公立桑杰.甘地醫學科學研究院和美國洛杉磯加州大學合作的這項研究報告,刊登在6月版的美國「神經科學通訊」期刊。報導指出,這項研究集中在乳頭突狀體結構,位於大腦下層的乳頭突狀體,負責將人類新的經歷轉化為長期記憶。

研究小組使用核磁共振攝影,掃描43位罹患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病人的腦部,蒐集了所有病人腦部的高解析圖像,包括乳頭突狀體的切片。比較66組樣品圖像後,研究小組發現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病人的腦部乳頭突狀體體積,比一般人縮小了近20%,尤其是左頁腦體。

桑杰.甘地醫學科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拉吉什.庫瑪在報告中表示,這項發現極為重要,因為與其他症候群病人比較,如酒精中毒、阿茲海默氏症,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的病人,由於乳頭突狀體縮小,出現記憶力減退跡象。

加州大學首席研究員哈珀也在報告指出,研究證明,睡眠呼吸不順暢,會導致腦部嚴重受損,削弱記憶力與思考力。即使病人接受了睡眠呼吸不順的治療,但腦部記憶受損現象仍會存在。

印度國家醫學研究中心醫師韓達表示,病人若不接受治療,會因腦細胞常缺氧導致高血壓、心臟病和中風,且會增加罹患糖尿病、性無能和心律不整等風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