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佛教堂由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於1954年興建而成,是星雲大師在台灣弘法發起興建的第一間寺廟道場。
圖/人間社記者趙啓超
【人間社記者心逸高雄報導】高雄佛教堂由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於一九五四年興建而成,是星雲大師在台灣弘法發起興建的第一間寺廟道場。高雄佛教堂可謂是南台灣人間佛教的發祥地,七十年悠悠的歲月過去,大師為感念信徒為法護教的熱情,二○一九年慈示弟子向高雄市政府承租佛教堂旁土地,活化原有佛教堂,整體一起建設,回饋地方並彰顯高雄。大師囑咐未來新高雄佛教堂是為國家、為佛教以及為大眾而建設,未來新高雄佛教堂將是一棟地上二十八樓、地下六樓的嶄新大樓,並與原高雄佛教堂建築本體共存,活化面貌的同時,更與當地緊密串連,透過藝術、文化、教育展現多元的城市意象。
重現建築風華 回饋護法信徒
原高雄佛教堂,因其歷史與外觀建築,具有相當大的代表性及保存價值,佛光山寺為保存原佛教堂風貌及空間活化使用,特別委託專業團隊規畫遷移方案,並經高雄市政府文化局邀集文化資產委員協助審查通過,比照高雄車站遷移模式,進行工程。
首先將既有附屬建物(辦公室、教室等)拆除,再進行原佛教堂建築保護後遷移,待原佛教堂下方地下室結構體完成後,再遷回原址。透過新舊融合、活化再利用的方式重現台灣古典建築歷史風華,並使地下停車場達最大化有效利用服務大眾。
遷移工程預計先於二○二三年十二月中進行,待整體高雄佛教堂新建工程完成後,將以嶄新的面貌,與大眾相見,綜合多元性的空間,兼具人文與信仰的園地,並為在地提供更多的公共性空間,成為與市民共享的真善美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