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巴黎奧運會馬拉松比賽,僅有5個國家19名運動員參加,和同年舉辦的巴黎馬拉松公開賽133人參賽相比真是輸了一大截,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後者設有1000法郎的獎金。盡管如此,奧運馬拉松比賽當天巴黎市民仍紛紛湧上街頭觀看。
比賽路線原先是由凡爾賽跑到巴黎,但在參賽選手熟悉路線之後,東道主法國竟然把它改成「繞賽馬俱樂部跑4圈後再跑回巴黎市」。結果,這場比賽變成誰認識路誰就有可能占到便宜,法國選手可開心了。
起初美國選手牛頓(Arthur Newton)曾遙遙領先,但最終僅得第5名。事後他曾說:「我跑完一半路程還保持大幅領先,後來直至終點前也沒有任何人超過我。我一度以為自己獲得冠軍,但為什麼到最後會有人跑在我的前面呢?這真是不解之謎。」看樣子,他應該是因為不認識路,而多跑了很多冤枉路。
瑞典選手19歲的法斯特(Ernst Fast)獲得第3名,他本來非常被各方看好,極可能奪冠。但跑到中途,一個糊塗的員警指錯了路,使他多跑了好久的冤枉路,從而失去了奪標的機會。賽後此事公諸於報,無地自容的員警太過內疚,竟然沒幾天就開槍自殺了。
經常為顧客送麵包的法國麵包工人泰阿托(Michel Theato),非常熟悉巴黎所有的深街曲巷,他很清楚怎麼跑是最近路線,也因此可說是佔盡便宜,最後他當然贏得這項比賽的勝利。許多目擊者就說,在有些路段只有泰阿托一個人跑進捷徑。
泰阿托到達終點的時間是2小時59分45秒,比參賽的外國選手快了近半個小時。而他的同伴,另一名法國選手尚皮奧(Emile Cham-pion)則取得第2名。可見,本屆馬拉松比賽是一場法國人占盡便宜的比賽。阿達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