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分享】開啟兒童欣賞藝術心門 文/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2023.11.05 語音朗讀 73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常以場域特定藝術(Site-specific art)創作的齊簡,為兒童美術館發想一個《後花園:領域》。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藝術家莊立豪以《卡門線》邀請兒童尋找「天使」足跡,使感官與心靈結合,由外境「傾聽內心」。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來自菲律賓的藝術家瑪莉娜‧克魯斯,以衣服摺疊痕的時光記憶《對摺攤開系列》,展開對生命的溫習。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以黃博志《湧流》延伸的鮮花沉浸裝置空間,是花藝家Miki Wei為孩子打造的異想天空,引領孩童觀察植物。圖/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 文/桃園市立美術館提供允許孩童從藝術體驗內心的異想世界,桃園兒童美術館「開放中!臨時庫房」,為兒童打開與藝術互動之門,以故事場景讓親子「置身其中,走入畫中」。此次展出館內5件典藏作品《卡門線》、《湧流》、《後花園:領域》,以及藝術家于一蘭、藝術家瑪莉娜·克魯斯的創作。莊立豪《卡門線》為兒童量身定製一座光影流動的探索之屋,引導孩童尋找「天使」足跡。黃博志《湧流》將原本的數位影像,結合展場中的花卉虛實之間,創造出新的感官享受。瑪莉娜·克魯斯《對摺/ 攤開系列》透過一件件衣服呈現家人間的愛與連結,讓人回憶起家人的擁抱,拼出家庭回憶。于一蘭作品則是透過各種拳擊圖像,讓我們瞭解爭吵後可以透過擁抱解決紛爭,在展場內的互動框則可以讓民眾畫出擁抱的姿勢。藝術裡尋寶,結合多元的藝術形式正好豐富孩童的異想天開;以家、愛、擁抱、大自然與希望為懷抱的探索主題,更讓孩童心靈暖暖,開啟藝術審美眼光。此展自即日起於桃園兒童美術館展出至12/24。 前一篇文章 【愛植栽】隨遇而安的綠精靈 空氣鳳梨 下一篇文章 【樹博士系列】土壤與環境 認識自然農法的微生物組功能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8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9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10【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2025.08.0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夏日.孤荷【綠手指筆記】優雅的亞馬遜百合花【白色墨水】輝之印象 畫布上的永恆記憶【植感時光】天堂之果 紅豔刺寶木鱉果 【樹博士系列】土壤的祕密XIII:讓稻田喘口氣 氣候友善農法 減輕地球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