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星雲大師 慈惠法師談弘法典範

羅智華 |2023.10.25
418觀看次
字級
慈惠法師以「星雲大師語錄:生於憂患,長於困難,喜悅一生」為題,和大眾分享大師弘法歷程。圖/人間社記者曾文正

【記者羅智華嘉義報導】佛光山圓福寺禮請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二十二日首度於嘉義會館以「星雲大師語錄:生於憂患,長於困難,喜悅一生」為題,和大眾娓娓道來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如何以「苦」為增上緣、克服難關,成就弘法三千界、五大洲願景。現場有七百多位來自雲林、嘉義、台南等地民眾與佛光人前來聆聽,慈惠法師的慈悲開示令全場深受感動、迴響熱烈。

圓福寺住持覺禹法師談及,大師一生為佛教、為教育,很榮幸禮請慈惠法師蒞臨、分享大師弘法歷程,讓大眾學習大師的慈悲與智慧。尚有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率師生,以及鈺通飯店董事長黃國芳伉儷、榮譽功德主蔡吳秀美等貴賓出席。

慈惠法師談到,「生於憂患,長於困難,喜悅一生」這十二字是大師九十歲時,以此表述自己的一生。

慈惠法師說,大師因緣際會在南京棲霞山寺剃度出家,拜志開上人為師。志開上人對大師雖嚴格卻也慈悲。大師回憶有次他罹患瘧疾,志開上人派人送來半碗鹹菜,大師深受感動,發願這輩子要好好當和尚度眾、報答恩師。

二十三歲那年大師渡海來台,當時台灣雖百廢待興,卻有很多人求法若渴。有人便邀請大師前往宜蘭弘法,安住雷音寺。後來大師受邀到高雄弘法,有信眾發心提供壽山寺作為弘法道場,沒想到當局卻以壽山寺樓高會影響軍事為由,要求拆除;此外,佛光山周邊村民也因排斥外省人,不讓大師建道場。於是大師創辦幼兒園,免費供當地孩子就讀,不僅化解村民成見,更接引年輕世代入佛門。

如同大師說的「有佛法就有辦法!」慈惠法師談到,大師面對困難向來抱持順其因緣的態度,後來創辦西來、南華、佛光、南天、光明等海內外五所大學,以及《人間福報》亦是如此,大師相信只要順應因緣,自然能水到渠成。

「星雲大師是悲智雙運的人間菩薩,一生為佛教貢獻。」慈惠法師說,大師雖捨報圓寂,但精神、典範永留人間,持續利益眾生,而徒眾們與大師締結的因緣,也將生生世世、法緣不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