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實驗室 揭密陸核廢處理

 |2023.10.23
838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作為全球最大的核能發電在建機組國家,如何處理核廢料,很少成為媒體焦點。最近,地方官媒《甘肅日報》披露,甘肅省酒泉市北山地下實驗室,是大陸高放射性核廢料處理的關鍵實驗平台,並宣稱是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全、參與範圍最廣」的地下實驗室之一。

據報導,甘肅省委書記胡昌升5日到「北山地下實驗室」調研工程項目進展,他深入北山地下實驗室螺旋斜坡隧道施工現場,詳細瞭解項目建設等情況;並主持召開座談會,指出北山地下實驗室既是大陸「十四五」重大環保研究工程,同時也是甘肅省省列重大項目。地企雙方要牢固樹立合作意識,紮實有力推進工程實施。

投資120億元 主體後年完工

公開資料顯示,北山地下實驗室項目開工建設的時間是2021年6月17日,總投資人民幣27.23億元(約新台幣120億元),地下主要是花崗岩,主體工程2025年完工。

據國際原子能總署官網對於這個實驗室的描述,中國大陸的高放廢物處置戰略包括3個階段:第1階段是實驗室研究和初步選址,已於2020年完成。第2階段是在地下研究實驗室建設開始後,於2021年至2050年開展地下現場試驗。最後階段是處置設施建設,計畫在現場試驗證明該區域適宜性的前提下,於2041年至2050年開展建設處置設施。

北山地下實驗室工程,僅是日後處理核廢料的初步實驗,還要等到試驗之後,才會於2041年到2050年開展建設處置的設施。

陸核廢料 7年後每年3200噸

根據《北京青年報》旗下「政知見」消息,甘肅省酒泉市北山「新場」,採用螺旋斜坡道+3豎井+兩層平巷的主體架構方案,在地下280公尺深和560公尺深建設試驗平台,開展現場試驗。不過,「政知見」這篇文章上架後不久就被刪除,也凸顯這項議題的敏感性。

目前,全大陸僅有廣東北龍處置場、四川飛鳳山處置場、甘肅玉門處置場,且都僅接受周邊核電站或特定軍工核廢料的處置。

而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白皮書指出,整個大陸現在商轉中的核電機組為54部、在建24部;鳳凰網則報導,2020年大陸生產的核廢料已有1500噸,預計2030年每年將達3200噸。

核能發電所產生的高放射性核廢料與中低放射性核廢料,如何處置都是棘手問題。如150公斤的高放射性核廢料,需要整條長江100多年的水流稀釋,才能達到排放標準;至於中低放廢料處置場,則歷經極大的地方排斥力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