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運國手打鐵趁熱 全運拚佳績 張哲郢 |2023.10.20 語音朗讀 57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柔道女王」連珍羚要在全運挑戰史上最長8連霸,圖為她奪下亞運女子57公斤金牌後,流下喜悅的淚水。圖/資料照片 文/記者張哲郢專題報導 在台南舉行的112年全國運動會明天正式開幕,進行為期6天的賽事,由於杭州亞運因為疫情延期1年,這次是全運改制2年1次舉辦周期後,首度跟亞運同年登場,不少剛登上亞運舞台的國手打鐵趁熱,在全運再拚佳績。今年台南全運設立44種運動比賽項目,吸引逾7400名選手報名,加上團本部及各代表團職員,參與人數破萬;開幕以前,已有不少項目完成賽事,男足台中市、女足花蓮縣雙雙搶下本屆全運男、女首金,目前台北市及台中市金牌數已超過20面,其他27種運動項目的競賽在21~26日登場。先前才剛完賽的眾多亞運國手,經過亞洲最大綜合性運動會賽事後,馬不停蹄轉戰全運,相信能夠延續亞運帶來的熱浪,讓今年全運得到更多關注。雖然全運等級不比亞運,但依舊是國內水準首屈一指賽事,在開幕式前各縣市代表團也紛紛舉辦授旗典禮,以示對全運的重視,甚至縣市之間也會祭出不同的奪牌獎金,鼓勵選手爭取佳績。以2年前在新北舉辦的全運為例,共有47個項目追平或締造大會紀錄,甚至有12個項目打破全國紀錄,其中以射擊最多,另有田徑、游泳及舉重,最終由首都台北市以84金74銀73銅位列第1。本屆全運射擊項目今天完賽,其中有女子不定向飛靶的嘉義市選手劉宛渝,以及男子定向飛靶台北市選手李孟遠,都留下破全國成績;另有自由車台中市男子自由車團隊在團體追逐賽打破全國,亞運國手杜志濠個人代表台北市,也在個人追逐賽資格賽,騎出破全國成績。選手們參戰全運的重擔不會比國際賽重,比較不會綁手綁腳,在全運主賽期,有機會傳出更多破紀錄消息,也有棒球、排球與籃球等以縣市為單位競爭的團體項目,代表各縣市出戰的選手,不光是為自己,也要為所屬縣市爭奪榮譽。柔道女王上陣 挑戰8連霸全運規模雖不比亞運,但已是國內最高層級大型綜合性運動會,甚至有不少亞運金牌國手參戰,如「柔道女王」連珍羚本屆要挑戰全運史上最長8連霸。摘下中華團亞運第100金、男子柔道亞運首金的「柔道男神」楊勇緯,本屆全運也不會缺席,他要挑戰3連霸。「柔道男神」楊勇緯要挑戰全運3連霸,圖為他奪下亞運第100金後,向觀眾致意。圖/中央社亞運中華拳擊隊帶著1金2銀2銅史上最佳成績返台,所有奪牌拳手都會登上全運的擂台;拳擊項目明天開打,最受矚目的是打出女子拳擊首面亞運金牌的林郁婷,她要爭取生涯在全運第5金。除了林郁婷,亞運拿到男子拳擊銀牌的甘家葳、賴主恩,也都披掛上陣。女將方面,還有吳詩儀、陳念琴及黃筱雯出戰。26日閉幕式當天,完成亞運體操鞍馬2連霸的李智凱、奪得女子體操首面亞運獎牌的丁華恬都會出賽,今年因傷無緣亞運的「貓王」唐嘉鴻也有望亮相。拳擊項目21日開打,最受矚目的是打出女子拳擊首面亞運金牌的林郁婷(左),她要爭取生涯在全運第5金。圖/中央社結束亞運初體驗 未來之星磨身手看完名將,來看初闖亞運的小將歷經國際大賽洗禮後,面對壓力較小的全運,期待這些體壇未來之星拿出更成熟的演出。亞運僅有郭婞淳1銅入袋的舉重隊,陣中有2名首度參賽的林呈璟,以及年僅18歲的世界舉重錦標賽3金得主陳冠伶,在亞運表現都不是最佳。林呈璟完成亞運初體驗後,下個目標是登上奧運。圖為她在亞運舉重女子49公斤出賽。圖/中華奧會提供今年5月亞洲舉重錦標賽後,林呈璟左手韌帶全斷,她把全運當做重新出發的起點,朝巴黎奧運邁進;陳冠伶則要藉由全運重拾信心,迎接世界青年舉重錦標賽。不只舉重需要新生代選手接棒,過去國際賽獎牌庫跆拳道也要成功新陳代謝,這次亞運跆拳道對打項目進帳2銀1銅,首度無金入帳,但包括羅嘉翎在內,許多人都是第一次參加亞運,至少在換血階段沒有空手而回。年僅18歲的陳冠伶未來備受期待。圖為她在亞運舉重女子55公斤初試啼聲。圖/中央社特別的是2位獲得銀牌的女將羅嘉翎跟林唯均,全運在女子57公斤有機會正面對決,會是跆拳道項目最令人期待的對戰組合;另外,年僅22歲的亞運銅牌男子選手李孟恩,以及年輕一輩如徐皓祐、邱義睿也會在全運持續磨練身手。林唯均(左)在全運跆拳道女子57公斤賽場,有機會與學姐羅嘉翎一較高下。圖為林唯均出賽亞運女子53公斤級16強戰。圖/中央社田徑眾好手 期許飆新猷杭州亞運賽場上,田徑僅有「台灣最速男」楊俊瀚拿到1銅,幾名備受期待的好手,如男子跳遠林昱堂、男子400公尺跨欄彭名揚和女子鏈球余雅倩等,都未能奪牌,全運盼一展身手,在賽季尾聲衝一波。奪得亞運男子200公尺銅牌的楊俊瀚,代表花蓮縣出戰100公尺、200公尺,從2018年雙雙締造現有全國紀錄10秒11、20秒23,看他能否挾帶連2屆亞運奪牌的氣勢,讓停滯5年的全國2大短跑紀錄有所變動。亞運以第4錯過頒獎台的短跑女將張博雅及「鏈球女王」余雅倩,今年都有著顯著性的成長;張博雅轉戰女子100公尺跨欄不過1年,在亞運就飆出13秒10佳績,技術跟經驗都在成長中,余雅倩2年前就以62公尺91打破全運大會紀錄,今年有望再破紀錄。2年前全運同樣打破大會,甚至破全國的跳高女將李晴晴,本屆則力求再突破1公尺90。至於因腳傷、身體不適在亞運無法完全發揮的2名好手林昱堂、彭名揚,都期待藉由全運找回自己男子跳遠、400公尺跨欄全國紀錄保持人的身手。在亞運沒有完全發揮的林昱堂,期待在全運找回全國紀錄保持人的身手。圖/中央社亞運立大功 蛙王最後一游杭州亞運期間,台灣泳壇男、女4X100公尺混合式接力都刷新全國紀錄,這8名英雄也都在全運參賽名單,包括「蛙王」蔡秉融,而且,這會是他生涯最後競賽舞台。蔡秉融在亞運立了大功,跟王冠閎、王星皓與莊沐倫合體,他拿出不輸後輩的氣勢,攜手以3分38秒35刷新400公尺混合接力全國紀錄,為自己最後的國際大賽留下完美結局。蔡秉融的強項蛙式已有接班人,全能型王星皓近期在混合式表現穩健,他訓練方式著重嘗試多用專項,並非專心在混合式上,讓他專項、混合式可以一同進步,全運有望見證他在單項上的突破。說起專項,「仰式天王」莊沐倫及「蝶王」王冠閎都是佼佼者,王冠閎今年亞運終結25年來男子游泳獎牌荒,會是游泳項目最大焦點。至於女將,今年黃渼茜、林姵彣及吳以恩都有打破全國紀錄的成就,就看能否再突破自己。蔡秉融把全運當做自己最後的舞台。圖/中華奧會提供 前一篇文章 柔道女王上陣 挑戰8連霸 下一篇文章 結束亞運初體驗 未來之星磨身手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荷蘭獨特國粹 撐竿跳河大賽2025.07.1003飲食改善代謝症候群 吃彩虹蔬菜穩定血糖2025.07.1104【斗室有燈】我見過利刃般的眼神2025.07.1105WCF主席尼爾森 全家參訪台北道場2025.07.1006減碳救地球 大馬1.5萬人復蔬路跑2025.07.1007如是說2025.07.1008你知道幾種算盤?2025.07.1009【修行在人間】佛心的慈視22025.07.1310走讀國立台灣博物館2025.07.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德國世大運 中華健兒點將錄培養裁判、經營球隊 日女體大全方位育才跨海奮戰 邱昱珺蛻變再出發職籃好手初體驗 備戰世大運光明、澳門昊駿 晉級佛光盃4強普中捕手張育豪 挑戰中職狀元 作者其他文章德國世大運 中華健兒點將錄謝淑薇 挺進溫網女雙4強 世大運男籃隊長 游艾喆展領袖氣質 2025佛光盃 世大運男籃爭冠 佛大女將拚季軍佛光之星 佛大小坦克林湘凌歸隊 率隊闖4強2025佛光盃 佛大逆轉日女體大 挺進佛光盃4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