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上有爭執拿手機拍 飛安專家勸三思

 |2023.09.27
309觀看次
字級
對於飛機乘客來說,要是機上發生任何動靜,拿手機拍下來幾乎可以說是本能,飛安專家提醒,如果遇到有人在機場抓狂失控而試圖拿手機錄影的話,最好先三思而後行。圖/Unsplash

【本報綜合報導】對於飛機乘客來說,要是機上發生了任何大小動靜,拿手機拍下來幾乎可以說是成了本能,網路上也不乏許多暴走乘客的影像在流傳,如模特兒奧斯曼(Morgan Osman)跟同機乘客起爭執後飆罵「我是IG網紅」就遭人拍下,但一位飛安專家近日受訪時警告,如果乘客下次搭機遇到有人在機場抓狂失控而試圖拿手機錄影的話,最好先三思而後行。

《紐約郵報》與商業內幕報導,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的安全代表華特斯(Trey Walters)26日受訪時指出,拍攝動怒的乘客很可能導致機上口角升級,並且讓局勢變得更加危險,「如果某人拿手機對著你的臉,可能會讓情況變得更糟」。

華特斯曾任商業飛機的機師,在領英自述為網紅、飛行學校顧問跟專家證人,並且擔任飛行訓練學校「Blue Line Aviation」執行長。

華特斯告訴商業內幕,「舉例來說,如果一位空服員正試圖照顧遇到問題的乘客,卻有人將他們的手伸出去,放到那名乘客臉龐的面前,試圖記錄情況,肯定會帶來額外的風險」。

圖/Unsplash

華特斯表示,試圖拍片的乘客蜂擁而至,可能會導致航空公司工作人員將注意力從他們的職責分散開來,如果飛機正在空中,這樣就可能會特別危險;此外,拍攝有著健康狀況的當事人特別「不適當」。

商業內幕聯繫了美國七家主要航空公司,詢問最新的拍攝照片與影像政策,沒有一家回應,不過一些航空公司明確禁止拍攝其他乘客,原因則不僅是出自隱私,如聯合航空2018年在新聞稿指出,「禁止對其他乘客或航空公司人員進行會造成安全風險,或者干擾機組員職責的任何錄影或錄音」,但「允許」在聯航飛機上「拍攝個人活動」。

商業內幕記者則在訪問提到,當她在8月乘坐維珍航空(Virgin Atlantic)的班機前往倫敦時,聽到機上廣播要求乘客沒有在首先徵得許可的情況下,就不要拍攝機組員或其他乘客。

華特斯則說,這聽上去絕對像個好主意,「但願更多航空公司會表明立場,鼓勵人們與人為善和體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