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新政府釋出兩岸開放投資政策後,業者磨刀霍霍,投信投顧公會明天將與準金管會主委陳樹見面,公會不諱言,開放陸資來台投資股市將是首要重點,為免直接投資股市太過敏感,可採先由大陸合格投資機構(QDII)投資台股基金方式分階段開放。
中國證監會統計,到今年第一季為止,QDII規模超過一千億人民幣,投資全球股市在內的證券市場。此外,金管會有關放寬境內、外基金投資大陸股票、港澳H股及紅籌股的投資比重,公會也希望愈早愈好。
公會表示,投信投顧公會早在總統大選期間,就將公會相關建言提給當時的馬蕭及謝蘇陣營,包括鬆綁陸資投資限制、降低最低稅負制衝擊等部分,都得到馬蕭正面回應。
有關鬆綁陸資投資限制部分,昨天胡勝正說法是先讓台灣投資到香港發行ETF,再讓大陸QDII投資,但公會希望可以直接讓大陸QDII投資台股基金。公會認為,如果陸資直接投資台灣股市,可能政府顧慮較多,包括介入經營權、資金來源不夠透明等,但如果先投資台股基金,因為受主管機關監督,資訊也比較透明。
至於放寬境內、境外基金投資陸股、港澳H股和紅籌股投資比重部分,公會認為此項政策涉及問題較小,應該可以較快上路。
公會希望放寬基金投資陸股部分可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先從固定比率改採浮動比率,如按MSCI、FTSE等指數中資股權比重計算,放寬基金投資比重;第二階段則建議由基金按個別基金特性,自行選定指標指數,並依指數權重決定投資比例,而非僅限MSCI或FTSE指數;最後則是全面開放投信得發行中國基金,境外基金也可引進單一國家型中國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