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端午節將至,繼消基會上周抽查肉粽常包的豆干中有百分之五十九檢出殺菌劑,昨天再抽查菜脯發現,所有菜脯均含有防腐劑,且高達六成有苯甲酸違法超量的情形。
消基會至傳統市場抽檢十五件菜脯樣品,依據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及限量暨規格標準,「苯甲酸」可使用於水分含量百分之二十五以上之蘿蔔乾,但十五件樣品就有九件過量,高達六成。其中「蘆洲集賢市場」及「鶯歌市場」的碎菜脯,每公斤檢出量介於三至四克之間,比標準超出三倍之多。
「苯甲酸」進入人體後,雖然大部分可從尿中排出,剩餘部分與葡萄糖化合而解毒,但解毒作用是在肝臟內進行的,故肝功能不好的人不宜使用。若苯甲酸攝取過量,則會引起流口水、腹瀉、心跳加快等症狀。
消基會對於違法超量的業者,呼籲應立即下架銷毀,依食品衛生管理法,可被處新台幣三萬元以上、十五萬元以下罰鍰。若業者使用過量防腐劑,或添加不可添加的防腐劑而使消費者受到危害時,依同法將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台幣十八萬元以上、九十萬元以下罰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