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復熾 科學家研發抗疫新武器

林奕榮 |2023.09.07
1303觀看次
字級
科學家正致力開發不須依賴殺蟲劑即可消滅病媒蚊的方法,包括基因改造。圖/取自CNN網站

【記者林奕榮綜合外電報導】病媒蚊傳播的疾病對公共衛生造成重大威脅,包括瘧疾、登革熱、黃熱病、茲卡病毒感染等;對抗這些疾病的傳統方法以傳播媒介為目標,也就是使用蚊帳、殺蟲劑等設備或藥物減少病媒蚊與人類接觸的機會,但許多病媒蚊已逐漸產生抗藥性,科學家因此正致力開發不須依賴殺蟲劑的方法,其中一項是對蚊子進行基因改造。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告,2021年全球估有2.47億起瘧疾病例,導致約62萬人死亡,這些感染和死亡病例幾乎都出現在非洲國家。此外,世衛的資料也顯示,全球每年約3.9億人感染登革熱,另有數以萬計的民眾感染黃熱病或茲卡病毒,對健康和社會造成重大危害。

基因改造技術有助人類對抗病媒蚊傳播的疾病。圖/取自CBC網站

●台灣正處於本土登革熱流行期

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資料,截至今年9月6日,台灣今年累計通報4475例登革熱本土病例,顯示本土登革熱仍處流行期。登革病毒可引起宿主不同程度的反應,從輕微或不明顯的症狀,到發燒、出疹的典型登革熱,或出現嗜睡、躁動不安、肝臟腫大等警示徵象,甚至可能導致嚴重出血或嚴重器官損傷的登革熱重症。

●傳統方式效率下滑

消滅蚊子最常見的方法是使用蚊帳和殺蟲劑,甚至將兩者結合,使用以殺蟲劑處理過的蚊帳,除了避免蚊子在叮咬人體的過程中傳播疾病,也能讓蚊子接觸致命劑量的殺蟲劑;此外,加強清理居家環境,避免病媒蚊孳生,也是對抗傳染病的有效方式。

然而,蚊帳和殺蟲劑的功效可能持續下滑;科學家發現,許多病媒蚊已對某些殺蟲劑產生抗藥性,行為模式甚至出現變化,會避開噴灑殺蟲劑的區域;因此,研究人員正尋求不依賴殺蟲劑也能防治病媒蚊的技術,基因改造就是其中一項具有前景的方式。

傳統的驅蚊方式效率逐漸下滑。圖/取自CNN網站

南非國家傳染病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municable Diseases)的醫學家奧莉佛(Shüné Oliver)以及拉蔓(Jaishree Raman),正在研究如何以基改技術消除瘧疾。她們表示,目前的基因組研究進展令人振奮,也有望讓基因改造成為控制瘧疾疫情的方案。

●創新的基因改技術

奧莉佛與拉蔓表示,蚊子的基因改造可分為兩方面,分別是副遺傳學(paratransgenesis)和基因改造(genetically modifying)。

副遺傳學是一種創新的傳染病控制技術,使用基因改造過的細菌來感染蚊子,讓這些細菌在蚊子體內滋生並分泌抗病原體分子,抑制疾病傳播。

科學家表示,副遺傳學是更永續、對環境更友善的方案;這種技術不會傷害或消滅蚊子,只是抑制傳染病病毒傳播,因為蚊子能為許多植物授粉,而且也是蝙蝠、鳥類和爬蟲類動物的食物。近來,研究人員發現一種自然存在於蚊子腸道中的細菌,似乎能防止瘧疾寄生蟲在蚊子體內發育。

另外一種方式,則是直接對蚊子進行基因改造;這項技術聚焦所謂的「基因驅動」(gene drive),科學家指出,生物有一些特別的基因,遺傳到子代的機率較高,透過「基因驅動」(gene drive),可以讓改變蚊子性別或使蚊子死亡的特定基因,有較大的機率可以遺傳至下一代。

不過,科學家坦言,基因驅動或許有助解決病媒蚊問題,但也可能衍生物種多樣性減少、破壞生態平衡的負面影響。

蚊子是鳥類的食物來源之一。圖/取自CNN網站

●消除疑慮  促進社區參與

過去幾年來,瘧疾防治相關機構已表達透過基因技術防治這類疾病的意願,前提是證明這些技術的安全性,且被準備使用的社區接受。

WHO已提出使用基因改造蚊子防治相關疾病的指引,並在指引中說明,社區參與的程度攸關「基因驅動」措施的成敗;例如,尚比亞曾因社區民眾抵制,未能廣泛種植轉基因稻米;新冠疫情爆發後,也有部分社區質疑,使用傳訊核醣核酸(mRNA)技術的疫苗,可能讓人類的DNA出現突變。

專家建議,當局應投入充足的資源,對當地的蚊子品種進行研究,並培育所需的轉基因蚊子;在釋放轉基因蚊子前,必須消除社區民眾的擔憂,促進對新技術的接受和理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