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通膨 加劇老年貧窮

 |2023.09.06
589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據行政院主計處「2021年家庭收支調查」,214萬戶老年家庭裡,有一半落在後20%低所得家庭;若單看後20%貧窮家庭,高達6成是老年家庭,且比率逐年上升。統計說明高齡與貧窮密切相關,但少子化、高齡工作困難、國民年金與勞保難以支撐老年財務,都讓老年貧窮雪上加霜。

「未來老人貧窮問題,會比現在的老人更為嚴重。」勞動與發展協會理事長、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表示,台灣經濟狀況不如以往,目前40、50歲乃至更年輕的族群,薪資普遍較低,許多人工作了一輩子存不了多少錢,房價又高買不起房,老年時存款可能也不多,窮青年未來恐變成窮老人。

年金加上勞退 僅是杯水車薪

東海大學社工系教授呂朝賢指出,人到老年有3塊財務支柱:家庭支持、存款、年金等社會福利制度。過去長輩依賴家庭,但因少子化社會,未來世代的家庭支持愈來愈薄弱,存款和年金就會變得更為重要,「老年貧窮會愈來愈嚴峻,再也沒有養兒防老這件事」,養兒不啃老,已是萬幸。

但想倚靠勞保退休給付、國民年金,恐也不足以養老。目前退休勞工每月所領勞退、加上勞保年金合計不到2萬元;國民年金於2022年度給付,平均每人一整年僅4萬4954元,133萬多名沒有勞保、公保等的65歲以上老人,平均每月僅能領取3017元國民年金,可說是杯水車薪。

低估醫療開銷 恐陷經濟困境 

老年在財務方面會面臨4個挑戰,除了通膨和投資帶來的風險,所有人難以避免長壽和健康風險,許多人低估老後醫療花費。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祕書長張淑卿表示,一旦罹患嚴重疾病或癌症,且需使用創新治療,恐讓經濟陷入困境。

長照是高齡社會無法迴避的需求,國人不健康餘命平均7.56年,目前雖有長照2.0,但一般人需自付5%~16%,更不用說長照設計以居家照顧為主,若重度失能需住在機構或聘請移工照顧,大部分費用必須自行負擔。根據保險事業發展中心估計,2022年長照每月支出費用中位數為5.5萬元,負擔不輕。

辛炳隆說,老年貧窮迫在眉睫,試想到了70、80歲還需工作,必須自我投資、自我訓練,努力提升工作技能,也呼籲政府應透過政策改變,及早預防老人貧窮。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