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空業拚減碳 高票價時代來臨

 |2023.08.30
1394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國際間減碳效應,造成航空業去碳化迫在眉睫;但這也意謂著航空業者將要把數兆美元的成本轉嫁給乘客。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今年6月表示,為邁向全球2050年淨零碳排的目標,各國政府及航空業需加緊腳步,導入可持續航空燃料(SAF)。歐洲議會及歐盟理事會(European Council)則在今年4月25日達成一項重要協議,將逐步提高歐盟機場提供永續航空燃料(SAF)的比例,從2025年的2%增加至2050年的70%,以達成歐盟的減碳目標。

全球約2.5萬架飛機的商務機隊目前每年載運約40億人,耗費將近1000億加侖的航空燃料。麥肯錫估計,航空業若要達成2050年前碳中立的目標,每年需要投入約5兆美元(約新台幣159兆元)的資金,全數投入生產永續燃料與再生能源發電,金額相當於去年全年業績7790億美元的6.4倍(約新台幣24兆元)。

隨著時間持續倒數,航空業領袖表示,要達成這些減碳目標的成本,將可能落在乘客身上。IATA理事長華許(Willie Walsh)說:「別無他法。」

主因是,雖然跨國航空運輸只是人類導致地球暖化的原因之一,但在其他產業減碳同時,若航空運輸減排速度不夠快,排碳量占比將提高,到2050年估計攀升到22%,遠高於目前的2%左右。

對經歷新冠疫情後機票價格暴漲的乘客來說,去碳化趨勢意味著機票價格難以便宜太多,且把去碳化成本加入機票價格,將是個長期趨勢,反映波音及空巴等製造商,以及燃料精煉商的長期投資。

航空業主管正遭遇棘手問題:要如何大幅降低碳足跡、同時又不摧毀獲利及需求。但航空業者不生產飛機與飛機燃料,因此倚賴飛機製造商、引擎製造商及能源業者的技術進步,由電池或氫能驅動的飛機新設計仍需多年才能成真,現在最佳選項就是增加使用較乾淨的燃料,但也需建立另類燃料生產體系。

換句話說,這些因素都將提高機票價格,對新增價格的估算各異,但漲幅都不小。國際民航組織(ICAO)環境報告的數據顯示,永續措施將讓新加坡飛杜拜或紐約飛巴黎等長程單程機票價格,最多增加73美元(約新台幣2300元)。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