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15萬噸垃圾山 改製燃料棒因法規限制消化不完 |2023.08.28 語音朗讀 658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雲林縣政府推轉廢為能,將垃圾做成SRF燃料棒。圖/陳苡葳雲林縣垃圾長期仰賴外縣市去化,處處受人掣肘,目前已堆置逾15萬噸的垃圾山。圖/陳苡葳 【本報雲林訊】雲林縣林內焚化爐因弊案、環評問題無法啟用,垃圾去化長期仰人鼻息,屢屢爆發垃圾危機,環保署雖居中調度,但受限各縣市焚化爐歲修、事業廢棄物去化排擠等因素,垃圾產出與去化無法達成平衡,無法去化的垃圾日漸堆積,到現在已經堆出累計逾15萬噸的垃圾山。垃圾山危機一觸即發,更成為附近居民的民怨,為此,雲林縣從2019年開始打包垃圾,一開始有環保署補助打包勞務費用,但只補助二年就沒有下文,雲林縣政府自編預算打包,至今累計打包11.2萬噸垃圾,垃圾打包治標不治本,打包後的垃圾無法去化,時間一久可能破損汙染,成為另一危機。雲林縣環保局長張喬維表示,垃圾處理若無法自主,長期仰賴他人,只會一次又一次帶來危機,為強化雲林自主處理垃圾能力,2020年已啟動ZWS零廢棄資源化系統,透過粗破碎、細破碎、篩分及磁吸,做出RDF燃料棒;去年又引進全移動式垃圾機械分選產製SRF系統,提升燃料棒產出效益。雲林縣政府推轉廢為能,將垃圾做成SRF燃料棒。圖/陳苡葳張喬維說,SRF燃料棒已推動至台塑石化公司使用,礙於法令與煤灰去化的相關規定,目前混燒比例最高只能至5%,要再提升混燒比例則面臨法規限制的困境,導致SRF燃料棒不斷產出,卻消化不完,雲林縣至今已產製SRF量能達2萬395公噸,目前半數堆置中,也是另一項待解的難題。張喬維說,雲林縣試圖解決縣內垃圾問題,推動生活垃圾轉製固體再生燃料SRF,卻礙於法令與煤灰去化的相關規定,目前混燒比例最高只能至5%,縣府向中央反映未果,他建請中央能加速推動SRF混燒比例提高,並建立使用SRF相關碳權抵換制度,讓國內企業能有所依據。 前一篇文章 高雄援中港溼地生態豐富 多種招潮蟹出沒 下一篇文章 瓶鼻海豚擱淺台南黃金海岸 眾人展開救援 熱門新聞 01佛光會參與COP30 推廣環保與心保2025.11.1302新馬寺大專佛學生活營 學習生活中覺有情2025.11.1303法華禪寺皈依典禮 佛子開啟修行旅程2025.11.1304球星陳傑憲出書 盼助人跨過低潮2025.11.1305【相守一輩子】 學習向另一半求助2025.11.1306璀璨燈光 映照千年運河2025.11.1307土耳其運輸機墜毀 20軍人罹難2025.11.1308【觀我望己】追日,散策旅程 (下)2025.11.1309健力世錦賽 中華隊再奪3金2025.11.1310習近平會西班牙國王 盼成戰略夥伴2025.11.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日月潭沒降雨蓄水率增加 水力發電助攻屏東書院園區公告 不能再亂餵鳥類及野生動物 尊重原民文化 七彩湖擬畫保護區盼善意對待海洋 屏東再啟動回收廢漁網計畫要維護生態 丹大地區劃設保護區桃園市復興區櫻花開 罕見「藍喉太陽鳥」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