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行博物館與淡水古蹟博物館,9月起至10月下旬將推出一系列「全台語」微旅行遊程,規畫14場次不同主題走讀活動,圖為走訪八里開台天后宮。圖/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十三行博物館與淡水古蹟博物館兩所分別位於淡水河「左岸」與「右岸」的文化場館,9月起至10月下旬將推出一系列「全台語」微旅行遊程,規畫14場次不同主題走讀活動,與深耕在地的文史、生態達人合作,以生動的台語專業解說,帶領民眾透過「陸地上」以及「水面上」的視角,深度感受淡水河口迷人的人文及自然景觀,即日起開放網路報名。
淡水古蹟博物館館長暨十三行博物館代理館長黃麗鈴表示,響應9月份全國古蹟日、10月份國際考古日,淡水河左右岸特別攜手串聯,規畫充滿歷史感的河口地區微旅行,帶大家從觀音山、淡水河岸一路逛到台灣海峽,拜訪史前、荷西時期一直到近代跨越數千年的文化資產。為打造本土語言友善環境,更首度安排全台語導覽,歡迎阿公阿媽佮細漢囡仔做伙來淡水河口𨑨迌,八里佮淡水的歷史予恁一遍看透透。
淡水河兩岸微旅行將於9月10日在八里、淡水兩地共同起跑,十三行率先登場的「左岸漫步遊」,邀請三芝「小雞籠文史工作室」負責人周正義老師擔任「𤆬路人(tshuā-lōo-lâng)」,以具有兩百餘年歷史的八里開台天后宮為起點,欣賞辛阿救與張火廣兩位石雕大師的對場競技。再到八里在地的信仰中心大眾爺廟,一路逛到淡水河岸渡船頭、老榕碉堡與婚紗廣場,欣賞著名的日落與晚霞美景。
微旅行系列活動重頭戲為9月16日水面上的「河岸練習曲」,由八里渡船頭出發,搭乘渡輪途經八里左岸、挖仔尾紅樹林保留區、淡水河出海口後航向對岸淡水,造訪平常在陸地上看不到的市定古蹟「淡水水上機場」,遠眺坐落在埔頂山丘上的洋樓群。在航道上以探險家、貿易商以及拓墾者的角度,探索淡水河與台灣海峽交界地帶豐富的自然生態、考古遺址以及古蹟,將五千年的北台灣開發史,濃縮在一個多小時的遊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