丟了太可惜 日企成功加工出「花生皮革」

 |2023.08.21
5944觀看次
字級
日本千葉縣柏市的「柏皮革公司」製作出「花生皮革」(Peanut Leather),厚約1公釐,不使用任何染料,皮革外觀的棕色來自花生皮本身。圖/記者張睿杰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花生皮丟了可惜,日本花生重鎮千葉縣的一家公司想出了一個利用花生皮的方法:把它拿來製成人造皮革。

「日經亞洲」(Nikkei Asia)今(21日)報導,位在千葉縣柏市的「柏皮革公司」(Kashiwa Leather)製作出8種花生皮革商品,包括皮夾、錢包和背包,而所用的「皮料」則來自千葉縣立山的木村花生(Kimura Peanuts)。

柏皮革公司負責人飯島曉史(Satoshi Iijima)表示,「我們不光是減少浪費,我們的目標是製作出各式各樣把在地生產和消費納入考量的商品」。

「花生皮革」(Peanut Leather)厚約1公釐,不使用任何染料,皮革外觀的棕色來自花生皮本身。花生皮革加上一層含有聚氯乙烯(PVC)的保護膜,具備防水功能。


根據柏皮革公司說法,15公斤的花生皮可製成一個寬90公分、長100公尺的皮革片,公司表示,過去皮革取材都從傳統方式取得,但將花生皮變成皮革是完全不同的過程。

用動物皮製作皮革通常涉及鞣製、切割和縫紉;至於花生皮革,則是先將皮磨成細粉,再製作成又長又薄的片料,最後加工賦予它動物皮革的外觀。

由於過去從未有人以花生皮製作成皮革,柏皮革公司花了約1年時間反複測試才開發成功。它們無法以花生殼製作出皮革,最初改用花生皮時,還發生過接洽約12家承包商都無法提供適合碎皮服務的狀況。

花生皮革是一項大有可為的創新,因為品質可以統一,就如合成紡織品一樣。動物皮革反而會出現因尺寸或品質考量而丟棄部分皮料的作法;還有些案例中,動物尺寸過小甚至限制了可生產商品的種類。

圖/unsplash

花生皮革則沒有上述尺寸或形狀的限制;除此之外,植物「純素」皮革也可從動保角度引發全球的關注。

歐美精品品牌一直以來均採用純素皮革。在日本則有由仙人掌和蘋果製成的純素皮革商品。然而,飯島曉史表示,日本境內大多數純素皮革「都是由進口植物和水果製成的」。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