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帛琉籍天使輪在高雄港外海沉沒,高港公司代船東於沉船處布設攔油索及吸油棉索。圖/海洋保育署提供
【本報高雄訊】帛琉籍「天使輪」7月21日在高雄港外海沉沒,導致貨櫃漂流和油汙,海保署15日第5次祭出重罰新台幣200萬元,累積裁處金額至540萬元,要求船東負起責任,改善期限至8月18日。
海洋保育署今(16)日受訪表示,8月8日船東透過船務代理提出抽油計畫,但不完整,也沒有布放攔油索等作為,已撤回要求修正後重提;15日開出第5張罰單,裁罰加重至200萬元,改善期限至8月18日。
事發至今,海保署7月26日首度依違反海洋汙染防治法,裁處船東30萬元、限制重要船員離境等行政處分;7月31日二度開罰60萬元;8月3日開出第3張罰單100萬元;8月11日再罰150萬元。
8月15日加重裁罰200萬元,5次共累積裁罰540萬元,但船東至今未繳。為配合海事調查相關作業,航港局也限制天使輪所屬19名船員出境。
海保署今日發布新聞稿表示,此案是海洋汙染防治法修正通過後首件重大海洋汙染案件,為持續督促船東採取防止、排除及減輕汙染等適當措施,昨日祭出重罰200萬元,要求船東負起責任。
海洋保育署說明,15日稽查結果顯示船東仍未有布放攔油索等積極作為,不但油汙持續滲漏至海面,相關應變措施亦由港務公司及海委會代為處理。
台灣港務公司高雄分公司昨日表示,海事工程公司15日下午2時進行水下電焊補漏作業,經潛水員目視已無油汙洩漏。預計17日布放浮筒警示燈標後,開始重油艙抽油作業,預計於9月3日前完成船體重油抽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