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長史哲(左)今(13)日前往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參觀「記憶的影子-2023顏名宏創作展」,由藝術家顏名宏親自導覽,圖為兩人於作品〈大地縫隙-_田日口〉前合影。圖/文化部提供
【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文化部長史哲今(13)日前往台中市纖維工藝博物館參觀「記憶的影子-2023顏名宏創作展」,由顏名宏親自導覽,介紹他以台灣的土地、風景、文化所創作的作品。文化部長史哲表示,顏名宏的作品強調與自然共生,並擅長「以藝術的眼光,將創作化為牽引記憶的絲線」,引導觀眾回到每個人內心的在地風景,邀請民眾一起來看見顏名宏眼中的台灣,並憶起心中曾有的感動。
顏名宏曾獲省展永久免審查藝術家資格,是台中市重要藝術家,他曾參與高雄捷運橋頭糖廠站、松山車站等公共藝術設置,為台灣少數專精於藝術與開放空間論述、文化環境美學,更親身實踐與投入台灣公共藝術發展的藝術家。
這次「記憶的影子」展覽是顏名宏續返台灣土地種植的文化生成田野之作,以大肚山紅土、嘉南平原割稻的稻稈黑灰、麵粉翻攪成清水麵線的絲語、台東海岸潮間帶地景誌、拆遷左營眷村的家屋構件,以及顏名宏在921大地震時,協助德國救難隊翻譯,搶救東勢、石岡、大雪山林場過程,撿拾聚落民居記事殘片,而轉譯空間線索的藝術裝置。
顏名宏說,展出作品取材自不同地方、家庭、族群的記憶,由藝術家以協力、共在的方式,讓觀眾得以藉由藝術家的作品,看見我們可能容易不經意遺忘,但其實是最熟悉、最感動及深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