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島新發現3陸蟹 山海廊道助生態旅遊永續

 |2023.08.08
2189觀看次
字級
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綠島進行陸域生態資源調查,3年來發現島上陸蟹與陸寄居蟹共有20種,其中「林投攀相手蟹」為新紀錄種。圖/東管處提供

【本報花蓮訊】東管處在綠島進行陸域生態資源調查,3年來發現島上陸蟹與陸寄居蟹共有20種,其中「顯著表方蟹」、「攀爬腫鬚蟹」及「林投攀相手蟹」為新紀錄種,也呼籲遊客注意避免路殺。

交通部觀光局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今天(8日)表示,自2020年起委託當時的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進行綠島陸域生態資源調查計畫。

調查範圍包括陸域植物、陸蟹與陸寄居蟹、陸域昆蟲與哺乳類等生物資源,尤其重點關注陸蟹路殺改善試驗,相關調查成果將成為發展綠島陸域永續生態旅遊的重要基礎。

東管處指出,計畫調查至今,發現綠島陸蟹與陸寄居蟹共記錄有20種,其中包括3種綠島新紀錄種,分別為「顯著表方蟹」、「攀爬腫鬚蟹」及「林投攀相手蟹」,充分顯示綠島陸蟹資源的多樣性與豐富性。

圖為攀爬腫鬚蟹。圖/東管處提供

調查團隊更記錄了多筆保育類物種椰子蟹,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團隊成功記錄了往年難以在野外觀察到的椰子蟹從幼蟹到成蟹的各期樣態,這些寶貴資訊將有助於進一步推動綠島生態旅遊保育工作。

東管處說明,每年夏季旅遊旺季期間是陸蟹降海釋幼的高峰期,為了宣導遊客注意在路上的蟹媽媽們前往海洋釋放幼蟹,以確保牠們在往返山海兩側時不受干擾,除了在5至10月期間定期辦理「蟹蟹您的愛-護蟹俠客行」活動,並自2020年起委託特生中心進行護蟹廊道的改善試驗。

在山海兩側的涵洞設置瓦楞板及PVC管等導引設施,引導陸蟹進入使用;根據研究資料顯示,進行對照組與試驗組改善措施的比較,奧氏後相手蟹在對照組路殺死亡率為42%,而試驗組則降至19%,證實試驗改進措施有效降低路殺情況。

不過,去年繁殖季節久旱乾燥導致陸蟹數量相對較少,使得試驗改善效益有限,仍需進一步進行觀察與測試。

東管處長林維玲呼籲,綠島每年6至10月的旅遊旺季正逢陸蟹繁殖季節,遊客們開車或騎車欣賞海島風光時,務必減速慢行,特別留意路面上的陸蟹生物,讓牠們能安全往返山海兩側,完成子代延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