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黎巴嫩國會議員二十五日選出陸軍司令史雷曼,為該國第十二任總統,結束國家長達半年無總統的真空狀態。他上任後的主要挑戰,將是協調不入的各政治派系。
黎巴嫩總統選舉歷經周折,前總統拉胡德於去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結束任期。總統選舉原定於去年九月舉行,然而,由於支持政府的議會多數派,和以真主黨為首的反對派之間的政治分歧難以調和,選舉總統的議會會議被延遲了十九次。
黎巴嫩憲法規定,議會必須有三分之二的議員出席才能選舉總統,而兩派議員人數均達不到選舉總統所必需的法定人數。
此外,兩派在推舉總統候選人問題上也各持己見。幾經周折後兩派最終同意史雷曼,去年十二月,雙方正式提名他為總統候選人。
多數派本以為他們作出讓步後就可以馬上進行總統選舉,但反對派方面隨後又要求,先把組成民族團結政府和議會選舉法等問題,全都解決後再選舉總統。對此,多數派認為反對派得寸進尺,繼而不再讓步。政治對峙直到本月上旬,兩派發生武裝衝突,造成至少七十二人死亡和二百多人受傷,致使阿盟出面干預,兩派才同意到卡達進行對話。
在阿盟的積極斡旋下,黎巴嫩對立兩派的主要領導人十六日,在卡達首都杜哈展開對話,並在二十一日就選舉總統、組成民族團結政府等問題達成協議。
此外,在內閣席位分配上,多數派也同意在未來由三十名成員組成的新內閣中,給予反對派十一個席位,即擁有行使否決權所需的三分之一的內閣席位數,從而滿足了反對派一再堅持的這一要求。
新總統的選出使黎巴嫩政治危機暫時得到了緩解,但對立兩派之間的政治分歧依然存在,而且地區勢力和西方國家對黎巴嫩的爭奪也不會就此停止。兩派在真主黨武裝、黎巴嫩與敘美關係等問題上,仍然存在著嚴重分歧。處理不好,黎巴嫩危機將隨時再現。
不過,史雷曼二十五日在當選總統後隨即發表演說,呼籲透過平靜對話解決黎巴嫩的問題。從他的話中人們似乎看到徹底解決黎巴嫩問題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