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現象回來了 2024年全球氣溫恐再創新高

 |2023.06.12
4775觀看次
字級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宣布「聖嬰現象」正式發生,到了冬季還會逐漸增強,強颱、暴雨、乾旱等影響時間預計持續到2024年,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損失達3.4兆美元。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聖嬰現象回來了,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經過數個月的觀測,8日宣布「聖嬰現象」正式發生,到了冬季還會逐漸增強,強颱、暴雨、乾旱等影響時間預計持續到2024年,研究指出,今年的聖嬰現象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損失達3.4兆美元。

《科學》雜誌一項研究,今年的聖嬰現象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損失達3.4兆美元,因為極端天氣破壞農業和製造業,並助長疾病傳播;此外,由於氣候變化可能會增加未來聖嬰現象的頻率和強度,研究人員預測到本世紀末,全球經濟損失可能達到84兆美元。

上一次出現聖嬰現象是在2014至2016年,而2016年是全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受氣候暖化影響,科學家預測2024年全球氣溫或再創新高。

聖嬰現象組織負責人奧基亞表示,首先感受到影響的將是靠近太平洋的國家,例如美洲西岸、日本、澳洲和紐西蘭,但許多偏遠地區也會受到影響,像是亞馬遜熱帶雨林往往遭受乾旱,中美洲和南美洲將經歷強降雨,澳洲則將面臨極端高溫、乾旱和森林大火。

圖/法新社

聖嬰對糧食生產的影響尤為嚴重,從而推高糧食的期貨價格,專家表示,聖嬰現象將導致澳洲冬季作物產量從創紀錄的高位下降34%,並影響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的棕櫚油和大米產量;強聖嬰現象可能影響印度和泰國的食糖生產,並可能破壞巴西的甘蔗收成。

聖嬰現象還會增加傳染病發生的風險,例如在美國,加州由蚊子傳播的西尼羅病毒的病例有所增加,新墨西哥州、科羅拉多州、猶他州等地出現主要由齧齒動物傳播的漢他病毒肺部綜合症;而在美國西部和西南部各州的鼠疫病例也有所增加。

不僅是地表氣候,專家同樣對海洋中正在發生的事情感到擔憂。2015至2016年期間,秘魯海岸的鳳尾魚種群在溫暖的海水入侵中遭到毀滅;澳洲大堡礁近三分之一的珊瑚死亡。

路透報導,聖嬰現象是一種自然發生的氣候模式,與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表面溫度變暖有關。它平均每2至7年發生一次,通常持續9至12個月,此期間西太平洋的氣壓較高、東太平洋的氣壓較低。

圖/美聯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