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嬰現象回來了 2024年全球氣溫恐再創新高 |2023.06.12 語音朗讀 477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宣布「聖嬰現象」正式發生,到了冬季還會逐漸增強,強颱、暴雨、乾旱等影響時間預計持續到2024年,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損失達3.4兆美元。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聖嬰現象回來了,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經過數個月的觀測,8日宣布「聖嬰現象」正式發生,到了冬季還會逐漸增強,強颱、暴雨、乾旱等影響時間預計持續到2024年,研究指出,今年的聖嬰現象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損失達3.4兆美元。《科學》雜誌一項研究,今年的聖嬰現象可能導致全球經濟損失達3.4兆美元,因為極端天氣破壞農業和製造業,並助長疾病傳播;此外,由於氣候變化可能會增加未來聖嬰現象的頻率和強度,研究人員預測到本世紀末,全球經濟損失可能達到84兆美元。上一次出現聖嬰現象是在2014至2016年,而2016年是全球有紀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受氣候暖化影響,科學家預測2024年全球氣溫或再創新高。聖嬰現象組織負責人奧基亞表示,首先感受到影響的將是靠近太平洋的國家,例如美洲西岸、日本、澳洲和紐西蘭,但許多偏遠地區也會受到影響,像是亞馬遜熱帶雨林往往遭受乾旱,中美洲和南美洲將經歷強降雨,澳洲則將面臨極端高溫、乾旱和森林大火。圖/法新社聖嬰對糧食生產的影響尤為嚴重,從而推高糧食的期貨價格,專家表示,聖嬰現象將導致澳洲冬季作物產量從創紀錄的高位下降34%,並影響印尼、馬來西亞和泰國的棕櫚油和大米產量;強聖嬰現象可能影響印度和泰國的食糖生產,並可能破壞巴西的甘蔗收成。聖嬰現象還會增加傳染病發生的風險,例如在美國,加州由蚊子傳播的西尼羅病毒的病例有所增加,新墨西哥州、科羅拉多州、猶他州等地出現主要由齧齒動物傳播的漢他病毒肺部綜合症;而在美國西部和西南部各州的鼠疫病例也有所增加。不僅是地表氣候,專家同樣對海洋中正在發生的事情感到擔憂。2015至2016年期間,秘魯海岸的鳳尾魚種群在溫暖的海水入侵中遭到毀滅;澳洲大堡礁近三分之一的珊瑚死亡。路透報導,聖嬰現象是一種自然發生的氣候模式,與熱帶太平洋中部和東部的海洋表面溫度變暖有關。它平均每2至7年發生一次,通常持續9至12個月,此期間西太平洋的氣壓較高、東太平洋的氣壓較低。圖/美聯社 前一篇文章 福島核廢水將入海 香港揚言擴大日本水產品禁令 下一篇文章 台韓半導體大陸業務 獲美延長豁免期 熱門新聞 01【詩】蠟燭2025.09.1202企業精英喜獲《365日》 願傳播善美能量2025.09.1003【詩】走過康橋2025.09.1104東禪寺供僧 信眾護教行菩薩道2025.09.1105YT創3.25億次點閱 網紅貓過世2025.09.1006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禪與文人 3-22025.09.1007【小品人間】寧靜海2025.09.1108佛光山甘露遍灑南監 啟蒙收容人孝親報恩2025.09.1109巴西佛光童軍露營 烹煮搭帳自己來2025.09.1010嚮往佛光山 佛州橘郡郡長參訪佛館2025.09.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上海旅遊節花車巡遊倫敦逾15萬人參加右翼示威 馬斯克力挺尼泊爾首位女總理就任 帶領過渡政府聯大通過 支持以巴兩國方案全球首部機械計算機柯克遇刺案 川普:已逮捕拘留嫌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