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擱淺海龜送回大海 中華鯨豚協會募資設「復健池」 曹麗蕙 |2023.05.25 語音朗讀 117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今年1月9日被發現擱淺在新北市龍洞的一級保育類玳瑁,中華鯨豚協會救援人員正在現場進行測量。圖/中華鯨豚協會提供 影片來源:中華鯨豚協會 Taiwan Cetacean Society【記者曹麗蕙台北報導】「中華鯨豚協會」是目前北台灣唯一的海龜救援機構,但隨著 2020 年後北台灣海龜擱淺比例增長51%,專門用於協助擱淺和受傷海洋動物進行康復的「復健池」已不敷使用,因此協會發起「搶救海洋保育類動物集資計畫」,盼讓擱淺海洋動物能健康回歸大海。 面對台灣日益嚴峻的海洋生態危機,中華鯨豚協會秘書長曾鉦琮表示:「台灣周圍海域的海龜都是一級保育類動物,鯨豚種類則佔了世界現存超過三分之一。」呼籲大眾應共同守護我們所珍愛的海洋動物。中華鯨豚協會將成功康復的海龜野放回大海。圖/中華鯨豚協會 中華鯨豚協會是由一群致力於保護海洋的專業人員、擱淺處理專家、海洋生物獸醫師和學者組成,成立 25 年以來已執行超過千件的海洋保育動物救援行動。今年一月底臨危受命成為北台灣(彰化至宜蘭)唯一執行海龜救援的單位,可說是「北台灣救援的最後支柱」,今年更預計承擔至少3隻鯨豚、13隻海龜的收容醫療工作。中華鯨豚協會表示,受塑膠垃圾、船隻撞擊、漁業衝突、海域施工等多種外在因素影響,以及民眾通報意識提升,北台灣海龜擱淺數在2020 年後驚人增長了51%,同時鯨豚擱淺數也增長了14%。擱淺的活體鯨豚和海龜需要進行復健,而海龜復健期平均長達45天,目前北台灣又僅有 2組海龜復健池符合救援需求,隨著擱淺數量攀升,對於復健池的增設可說是相當迫切。中華鯨豚協會動員大量人力執行擱淺偽虎鯨救援行動。圖/中華鯨豚協會 為了讓擱淺海洋動物能健康回歸大海,協會發起「搶救海洋保育類動物集資計畫」,除了建置適合擱淺動物的大小池組和研究教育空間,在「醫療資源」上,預計每年至少救援 13 隻擱淺海龜、2 隻鯨豚,並進行 15 隻死亡海龜、10 隻死亡鯨豚解剖,以釐清擱淺原因;同時也將舉辦義工救援與照護培訓、海洋野生動物救援保育課程,加強北海岸、東北角和金門海域的海豚調查行動,參與國際鯨豚、海龜合作交流。詳細資訊請見:https://backme.tw/ref/Noqiz/鯨豚在復健池充分運動與休息,慢慢修復受傷的肌肉。圖/中華鯨豚協會 前一篇文章 桃園生育津貼放寬標準? 張善政:將進行討論 下一篇文章 北市動物園6月休園10天 進行內部整修與施工 熱門新聞 01【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2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3【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4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5金業管理新挑戰 職場Z世代渴望被重視2025.05.1106【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07社論--脫中入美的經濟難關2025.05.1108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9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10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2025.05.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阿里山山葵 復育有成后里環保公園 向日葵花海迎夏高美溼地 生態體驗台鐵誤點10分鐘可退票 6月23日上路川普壓低美藥價 新藥輸台恐延後桃園繡球花 花湯滿溢 作者其他文章新莊廟街時尚走秀 翻轉廟宇文化睽違7年 唐獎得主珍古德6月8日來台開講綠島人權藝術季 回應島嶼創傷518國際博物館日 故宮免費參觀媽媽商店開張 翻轉阿母日常形象故宮百年院慶 推描金佛卡文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