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縮編移民人數 提高外籍生攜眷門檻

 |2023.05.24
814觀看次
字級
英國政府宣布,將阻絕外籍人士利用學生簽證作為「後門」取得在英國居留和工作的權利,並提高外籍學生攜眷就讀門檻,新措施明年1月生效,不溯及既往。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報導】英國政府宣布,將阻絕外籍人士利用學生簽證作為「後門」取得在英國居留和工作的權利,並提高外籍學生攜眷就讀門檻,未來僅博士生等研究型簽證持有人可為家屬申請居留資格;新措施明年1月生效,不溯及既往。

英國「國家統計局」(ONS)預計25日發布最新的外來移民相關統計數據,內政部23日表示,ONS估計自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間,英國的淨移民人口(移入扣除移出人口)超過50萬人;雖然英國政府對烏克蘭和香港移民的優惠措施是造成此現象的部分原因,但自2019年以來,隨外籍學生在英國居留的家屬人數已暴增750%。

內政部表示,去年總計核發近50萬份學生簽證,而隨同外籍學生在英國居留的家屬人數則高達近13萬6000人。

根據新政策,除了赴英就讀博士學程及研究導向型碩士學程等少數例外,外籍學生皆無法為家屬申請居留簽證;此外,在完成學業以前,外籍留學生皆不得申請轉換簽證為工作簽證。

英國政府將嚴加核實財力,以確認外籍學生確實有能力照顧自己和家屬、打擊留學仲介等相關業者的提供不實資料等行為。

圖/法新社

《泰晤士報》(The Times)報導,內政大臣布瑞弗曼(Suella Braverman)原本有意更進一步,將外籍學生在完成學業後合法居留英國的時間由24個月大減為6個月,但遭教育大臣基根(Gillian Keegan)擋下,警告這將減損赴英留學的吸引力;外籍學生估計一年平均為英國帶來約300億英鎊(約新台幣1兆1400億元)收入。

英國「高等教育統計局」(HESA)統計數據顯示,在2021-2022學年,英國外籍學生人數為67萬9970人,其中有37萬2500人是就讀後學士學程,包括4萬6350人參加研究導向學程,以博士生為主。

這意味英國境內外籍學生以就讀後學士學程者居多,目前他們都有資格為家屬申請居留簽證,但自明年1月起,僅少數人保有此資格,就讀學士學程者則本來就不得為家屬申請居留。

根據統計,攜家帶眷赴英求學的外籍人士以奈及利亞籍為大宗,接著依序是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蘭卡,隨著外籍學生完成學業,在明年新規定生效以前,這些學生的家屬也可在英國繼續居留24個月。

2019年起,外籍學生在完成學業後可在英國繼續居住24個月求職,這導致赴英學生簽證申請人數大增,英國2020年脫歐後,歐洲經濟區(EEA)成員國公民赴英求學必須申請簽證,這也推升了英國學生簽證申請人數。

圖/法新社

脫歐後,英國在移民政策改採「計分制度」(points-based system),以利確保移入人口符合英國的經濟和勞動市場需求。

同時,英國政府曾在2019年設定目標,英國高等教育機構的外籍學生總數在2030年需達每年至少60萬人;HESA的統計數據顯示,英國各大學院校提前10年在2020-2021學年首次達標,2021-2022學年也保持外籍學生總數超過60萬人的成績。

英國首相蘇納克23日在《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撰文表示,他的移民政策立場很清楚:必須合法、公平、管控人數,且淨移民人口數「太高了」、必須下降。

蘇納克指出,若不管控合法移民人數增長規模和速度,這恐對英國住房、學校、醫院、社區造成壓力。

蘇納克透露,英國政府未來擬針對各大學院校施行「品質」導向的政策區隔,允許表現優異的學生不受學程類型限制、為家屬申請居留簽證,並預防部分機構濫用學生簽證,藉由「假留學、真移民」牟利。

圖/美聯社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